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介入手术术中应注意的那些事

2025-04-16 14:46:54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 陈春莉

  介入手术是一种在影像学技术的辅助下通过人体原有的管道将微型器械送入病灶部位进行治疗的措施,这种疗法有着创伤小、简便、安全等诸多优点,但为了保障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消除患者对于介入治疗的疑虑,这些注意事项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约束肢体莫紧张  在进行介入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有时会用手术床边的束带将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有的患者对此会感到很紧张,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但实际上,用束带将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是为了避免患者因为紧张出现无意识的肢体动作而影响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虽然这会让患者感到不自在,但也请理解这是医护人员为了患者的安全与手术的顺利进行所必须执行的步骤。

  医生指示记心上  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医生经常会给患者提出一些指示,如“屏住呼吸”“咳嗽两下”“抬起手臂”等,这些操作的目的或是使介入手术的影像引导措施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或是将手术的区域进行更好的暴露,让医生更好地将导管送至病变部位,等等,这些动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往往至关重要。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给出指示的时候将其牢记并尽可能准确执行,如果有没听明白的指示则需要及时向医生提出疑问,这样才能避免影响介入手术的进行。

  局部不适很正常  在部分介入手术的过程中,患者有时会感到一定的不适感,比如,通过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或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的时候,患者可能感到穿刺部位出现一定的麻木或疼痛,而在球囊扩张或是支架被撑开的时候,患者则会感到一定的胸闷、胸胀或疼痛;而脑血管造影术开始的时候患者则会出现短暂的头面部发热感,这些都属于介入手术中常见的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消失,因此患者应避免在意这些不适感,也应避免在这些不适感的影响下活动肢体。

  仪器“滴滴”把心放  为了保障介入手术的安全,手术室内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会在手术开始前连接在患者的身上,比如,患者的胸前需要贴上电极片,手臂要缠绕血压袖带,手指要夹上血氧饱和度探头,等等。而在手术期间,患者经常会听到这些仪器传来“滴滴”的声音,有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这种声音感到害怕,但实际上这些“滴滴”声是代表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定时出现代表患者此时处于安全状态,因此听到这些“滴滴”声完全不需要害怕!

  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不了解以及身体不适带来的恐惧感是影响治疗成功率的常见问题,人们只有加强对介入治疗这些注意事项的了解,在治疗期间做好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同时使介入手术能够顺利地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