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

2025-04-23 15:11:44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 黄净娜

  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一些来自护理人员工作上的疏忽很容易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搞错患者的手术内容,将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等等。只有在手术室护理期间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手术中保障患者的安全。

  做好患者身份验证

  为了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安全防范,医护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对患者的身份验证,在患者到达手术室门口时、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以及切开患者皮肤前等手术开始前的关键时刻由医护人员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详细信息,并且严格遵循双人或多人核查制度进行复核,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核实患者的身份,从而防止因患者身份混淆导致的医疗差错的出现。

  加强术前准备核查

  除了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检查之外,术前准备工作的相关核查也是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当前病情以及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等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还需要严格遵守术前准备规定对患者和手术需要的器械耗材进行检查,确认患者是否按规定完成必要的准备以及手术所需的所有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等是否已准备到位,这样才能使手术更加安全顺利地进行。

  术中做好监护记录

  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还应当对手术中的全过程以及患者的状态变化进行严格的监护记录。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在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且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麻醉医师,如果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做调节;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术后执行严格的器械、敷料清点流程,确保手术结束后无遗漏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最后,医护人员还需要严格强调手术室内的无菌操作规范,这样才能避免手术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术后做好监测管理

  在手术治疗结束之后,患者通常会被转送至恢复室进行观察,而这一期间的监测管理也是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的关键流程。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术后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为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手术这一过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的马虎大意往往更容易导致手术意外的发生。只有加强对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的安全防范,将意外因素扼杀在摇篮中,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帮助手术患者恢复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