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产后做盆底康复还是骨盆修复?

2025-04-23 15:18:58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后康复中心 王萌

  在妊娠与分娩期间,女性的身体会产生相当明显的变化,而分娩之后选择正确的产后康复方式则是帮助女性远离产后并发症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产后康复方案主要有盆底康复与骨盆修复,那么这两种产后康复方案到底应该怎么选呢?

  女性产后,盆底损伤与骨盆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产后盆底损伤的危害

  (1)失禁与便秘

  在女性的盆底肌因怀孕与分娩受到损伤之后,女性首先会出现的就是一定程度的尿失禁与便秘。其中,尿失禁的发生是由于盆底肌的损伤松弛无法控制括约肌的闭合,当女性的膀胱中积蓄一定量的尿液时就很容易因腹腔的压力导致括约肌强行开放而排出尿液,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女性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发笑的时候就会尿失禁;而便秘的发生则是由于盆底肌损伤后女性无法有效地控制耻骨直肠肌的收缩,进而无法有效地将肠道中的粪便排出体外。

  (2)子宫脱垂

  上文提到,盆底肌有着约束人体盆腔内的器官不发生移位的作用,但当女性因妊娠与分娩导致盆底肌发生损伤的时候,女性的盆底肌就无法承担原本约束器官的作用,而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子宫脱垂。事实上,子宫脱垂的发生虽然与盆底肌的损伤有关,但女性怀孕与妊娠的过程却会导致盆腔内筋膜支持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再加上盆底肌松弛后无法提供可靠的支持力度,才会导致女性在产后发生子宫脱垂。

  (3)腰背疼痛

  有很多女性在产后会感到腰背部疼痛,即使脱离了月子期也没有好转,殊不知这其实也是妊娠期与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造成的!在女性妊娠与分娩的过程中,女性盆腔内的筋膜与肌肉会在子宫的影响下受到过度的牵拉,这同时也会导致盆底肌的损伤与盆腔器官的脱垂,进而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痛;此外,上文提到的子宫脱垂这一由盆底肌损伤导致的现象会影响产妇子宫内恶露的排出,而这也容易导致产妇在产后感到腰背疼痛。

  (4)性生活难以满足

  在男女双方进行正常性生活的过程中,女性的性满足是完全依靠盆底肌群在性交过程中的规律性收缩引发的内分泌与神经兴奋程度变化而产生的,特别是女性阴道两侧的海绵球体肌对于维持阴道的紧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女性的盆底肌受损且未及时修复的时候,女性的阴道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弛,这甚至会导致男女双方在性生活中都得不到满足,最终只会影响夫妻双方性生活的和谐与正常的生活质量。

  产后骨盆损伤的危害

  (1)身体形态变化

  在分娩之后,骨盆受到的损伤会导致产妇的身体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胯部变宽,这是因为分娩过程中骨盆区域的韧带会在松弛素的影响下变得更为柔软来让胎儿通过产道,但这同时也可能导致骨盆结构在产后未能完全恢复原状。此外,产后的骨盆损伤还会导致产妇出现臀部扁平、腰部和臀部之间缺乏自然曲线等问题,这对女性的体态美观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2)肌肉与关节疼痛

  骨盆的位置是人体的重心,而女性在产后的骨盆损伤会间接影响腰部、臀部乃至下肢的肌肉和关节,而这就会导致女性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为了弥补骨盆损伤带来的支撑不足而承担额外的工作量,进而导致腰酸背痛、肩颈酸痛等不适症状。此外,女性在产后还可能因为骨盆的损伤而出现不正确的姿势或走路方式,而这会进一步增加肌肉与关节的压力和疼痛感。

  (3)内脏下垂

  在产后发生骨盆损伤之后,产妇还会因为骨盆无法给腹腔内的器官提供足够的支撑而导致子宫、膀胱、直肠等内脏器官的位置发生变化甚至是下垂,这对于产妇的正常生活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例如,子宫下垂这种问题的发生就会导致产妇出现腹部坠胀感、腰骶部酸痛、排尿困难及压力性尿失禁等问题;膀胱脱垂会导致产妇排尿困难,甚至引发压力性尿失禁;而直肠脱垂则可能影响产妇的正常排便功能,导致便秘或是排便不尽的感觉,等等。

  (4)其他危害

  除了上文提到的问题之外,骨盆的产后损伤还会导致一些其他危害的发生,如子宫脱垂等由骨盆损伤导致的并发症长期下来可能引发生殖系统炎症,而产妇身体形态的变化则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产妇的骨盆损伤还可能导致骶骨边缘陷入骨盆内侧并划破子宫颈口或是子宫动脉而引发产后大出血!

  盆底康复与骨盆修复,分别是怎么做的?

  盆底康复的具体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盆底康复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药物修复、凯格尔运动修复与物理干预治疗三种措施。其中,药物修复指的是借助药物的作用修复女性骨盆的韧带与盆底肌细胞,例如,市场上常见的盆骨闭合胶囊就是一种常用的盆底修复药;凯格尔运动是一种有意识地对女性的肛提肌等盆底肌群进行收缩训练来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措施,这种锻炼方法需要女性在特定的姿势下采取腹式呼吸并随着呼吸节奏控制盆底肌的收缩与舒张,长期坚持凯格尔运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女性盆底肌的力量与控制能力,促进女性盆底功能的恢复;而物理干预治疗指的是在仪器设备的刺激与干预下对女性的盆底肌进行修复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投入使用的主要有盆底电刺激治疗与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改善女性盆底肌松弛的情况,对于那些因盆底肌损伤导致尿失禁的女性有着很好的疗效。

  骨盆修复的具体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盆修复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手法矫正、使用骨盆带固定与物理治疗三种措施。其中,手法矫正是通过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骨科医生的手动技术来调整和纠正骨盆的位置,帮助产妇恢复正常的骨盆解剖结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因骨盆位置异常导致的疼痛,并协助产妇恢复正常的身体姿态和步态;骨盆带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产后女性的辅助器具,佩戴骨盆带可以为骨盆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帮助减轻骨盆区域的压力,并且促进韧带的自然愈合,对于产妇的骨盆修复也非常有效;而物理治疗包括一系列旨在增强支持骨盆的肌肉群力量和灵活性的练习及利用专业设备进行的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则有电刺激疗法和超声波治疗等。通过这些物理干预手段的帮助,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妇的骨盆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并且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和炎症。只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骨盆修复方法,产妇能在产后更好地恢复身体状态,避免在未来发生相关的健康问题。

  产后应该选择盆底康复还是骨盆修复?

  虽然很多产妇在产后康复期间都面临着选择盆底康复还是骨盆修复的问题,但实际上盆底康复与骨盆修复这两种产后康复手段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而具体选择哪一种则需要考虑产妇的具体情况与个人需求。其中,盆底康复主要适用于那些经历了自然分娩的女性,特别是产程较长或使用了助产工具如产钳或真空吸引的产妇更是应当着重进行盆底康复。此外,产妇在产后如果出现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那么盆底康复则是最好的选择;相对而言,骨盆修复明显更适合那些感觉到骨盆区域疼痛、不稳定或者形态发生变化的女性,这是因为在分娩之后,产妇的骨盆韧带会在松弛素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化,但当这种变化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甚至身体健康的时候,产妇就需要及时采取骨盆修复措施。事实上,许多女性在产后都可能同时需要进行盆底康复和骨盆修复来全面恢复身体健康,而选择盆底康复还是骨盆修复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产后恢复治疗师,让专业的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状况制订一个综合性的恢复计划,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产妇当前的问题,还能为产妇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对产妇而言,产后康复不仅是身体方面的复原,更是一种对心灵的疗愈,而盆底康复与骨盆修复这两种方式的选择对每位产妇而言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位产妇在产后的身体恢复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对产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并以此选择合适的产后康复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产妇重拾自信,享受成为母亲的美好时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