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黄疸只是皮肤黄?警惕肝胆疾病信号

2025-05-26 15:25:20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陈翠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发现自己的皮肤突然变黄了,眼睛也有点发黄,这其实就是黄疸的表现。然而,黄疸绝不仅仅是皮肤表面颜色的改变,它很可能是身体内部肝胆系统发出的重要疾病信号。

  黄疸的基本原理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现象。胆红素是一种橙黄色的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它由肝脏产生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其中大部分会随着胆汁排入肠道,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当这个过程出现异常时,胆红素就会在体内堆积,从而使皮肤、黏膜和巩膜(眼白部分)等部位呈现出黄色。

  黄疸与肝脏的关系

  肝脏的代谢功能受损  肝脏就像一个大工厂,负责处理身体内的各种物质,胆红素的代谢就是它的重要工作之一。当肝脏受到损害时,例如患有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细胞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它们可能无法正常摄取、结合或者排泄胆红素。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干扰了肝细胞正常的代谢途径,使得胆红素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引发黄疸。

  肝脏的结构改变  一些先天性的肝脏疾病或者长期的肝脏疾病会导致肝脏的结构发生改变。比如肝硬化,长期的酗酒、慢性肝炎等因素会使肝脏组织逐渐纤维化,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这种结构的改变会影响胆红素在肝脏内的转运通道,使得胆红素不能顺利地从肝细胞排到胆管中,进而造成胆红素在体内的蓄积,出现黄疸症状。

  黄疸与胆道系统的关系

  胆管阻塞  胆管就像一条条管道,负责将肝脏产生的胆汁运输到肠道。如果胆管内出现了结石、肿瘤或者寄生虫等异物,就会阻塞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汁中的胆红素就会反流进入血液,引起黄疸。例如胆管结石,结石可能来自胆囊或者是在胆管内形成的。当结石堵塞胆管时,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红素就会逆流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发黄。

  胆囊问题  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如果胆囊发生炎症或者出现其他病变,也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比如胆囊炎,炎症会使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胆囊的收缩功能减弱。这样胆汁就不能及时地排入肠道,胆汁中的胆红素就容易反流到血液中,引发黄疸。

  黄疸的其他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伴随发热  如果在出现黄疸的同时还伴有发热症状,这往往提示可能存在感染。例如胆管炎,细菌感染胆管后,除了引起胆管阻塞导致黄疸外,还会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出现发热现象。

  伴随腹痛  当腹痛与黄疸同时出现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胆道系统的疾病可能还包括胆囊炎,其炎症也可能导致胆管阻塞,引发腹痛和黄疸。此外,胆道肿瘤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它会压迫或阻塞胆管,进而造成黄疸和剧烈的腹痛。

  伴随乏力、食欲不振  这些全身性的症状可能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了较大的损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它出现问题时,身体的能量供应、营养物质代谢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乏力、食欲下降等情况。此外,肝脏还负责解毒和排毒功能,若其功能受损,体内毒素积累,可能进一步引发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变深等症状。因此,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治疗,保护肝脏健康。

  发现黄疸后的应对措施

  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黄疸时,不要掉以轻心。首先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医生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来测定胆红素的水平,同时还会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项目,以确定黄疸的原因。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是肝脏本身的疾病、胆道系统的疾病还是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黄疸。

  总之,黄疸不仅仅是皮肤颜色的一种改变,它是身体内部可能存在的肝胆疾病的重要信号。了解黄疸与肝胆系统之间的关系,关注黄疸伴随的其他症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