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打石膏”≠“躺平”!这几个护理细节决定恢复速度
不小心摔骨折,医生给你的患肢打上石膏固定时,你是不是心里想着“这下放心了,回家躺着等骨头长好就行”?先别急着“躺平”!打石膏只是骨折治疗的第一步,后续的“科学护理细节”才是决定你恢复速度快慢,甚至有无后遗症的关键!
为什么“躺平”不可取?
肢体长期固定易引发血运危机:循环不畅致伤处氧和养分匮乏,如同工地缺建材,骨头愈合变慢。石膏里的肌肉久不锻炼会失用性萎缩,像漏气皮球渐消瘦,拆石膏后抬臂费力。关节固定久了,韧带软组织变僵硬,如久未上油的门轴,活动困难。
想要恢复快又好,这几个护理细节必须牢记
①抬高患肢,消肿有妙招
打完石膏头几天,前72小时肿胀最明显。要一直把受伤肢体垫高过心脏。手臂骨折用枕头垫成朝肩膀的缓坡;腿骨折平躺时,用多个枕头从脚踝到大腿垫高,让脚踝高于膝盖,膝盖略高于髋部,靠重力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减轻肿痛,休息时更要保持。
②关注肢端变化,异常及时就医
石膏固定后,需像“侦察兵”般每日多次观察外露指/趾:看颜色是否红润,有无发白、发紫;摸温度是否温暖,有无明显发冷;查有无麻木加重、针扎感或剧痛;试指/趾能否轻松屈伸,活动时是否疼痛。若有异常,尤其颜色改变或剧痛,须立即就医,这可能是骨科急症征兆。
③适量微动,预防肌肉萎缩
石膏固定需包住骨折处及相邻关节,其余关节要主动活动。上肢可持续握拳、张指,像揉面般动作,轻柔活动肩部。下肢能勾脚、绷脚,活动脚趾,按医嘱做大腿肌肉绷紧下压练习。每天3-4组,每组10-15次,以不感疼痛为宜。这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④合理饮食,助力骨骼修复
骨骼修复离不开钙与蛋白质这两大主力,日常可通过牛奶、鸡蛋、瘦肉、鱼虾、豆腐及菠菜等食物补充。维生素C作为助攻手,能从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果蔬中获取,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同时要避开咖啡、浓茶、辛辣食物,更需远离烟草,以免影响恢复。
⑤妥善保养石膏,确保固定效果
传统石膏怕水,洗澡需用防水套包裹。若不慎弄湿,速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勿用热风。石膏内发痒时,别用筷子等物挠,可吹冷风或轻拍外部,若石膏异常需及时就医。
骨折后打石膏如同给伤骨请了“保镖”,但绝非一劳永逸。要想骨头加速愈合,科学护理是关键:受伤部位持续高于心脏位置;未固定的关节和肌肉多活动;饮食注重钙、蛋白质及维生素C补充;保持石膏干燥防水;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感觉和活动情况。
把这些至关重要的护理细节牢记于心并付诸实践,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恢复速度,减少后顾之忧。赶紧收藏或分享给需要的家人朋友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