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冠心病的中医养护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前环境下,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因此,患者需要对此病症给予高度重视,把日常的养护工作做好。中医养护讲究的是辨证施治,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照顾,能帮助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态,还能帮助预防冠心病再犯。
一、冠心病的中医理论内容
(一)病因病机分析
在中医里,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中医认为患有冠心病是身体内因及外因共同促成的。从身体内部来说,人上了年纪后,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下降,这就像机器零件老化一样,会逐渐失去以往的活力。较为典型的表现为心气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力量变小了。另外,还体现在肾阳不足,就好像身体内没了小太阳,机体的温煦功能变差,这些都会让血液流通不畅,进而形成瘀堵。而从外部来看,人们如果总吃油腻甜腻的食物,体内则容易产生一些痰湿垃圾。如果遇到寒冷天气,血管会因为寒冷而收缩,也会让气血运行不顺畅,最后导致心脏血管不通,就会出现大家所熟悉的胸口痛、心慌这些症状。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不同体质的人患有冠心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中医会根据这些症状将病症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果患者胸口的某个地方总是刺痛,其舌头颜色发紫且有深色的半点,这可能是心血瘀阻型。如果患者感觉胸口憋闷像压了块大石头,舌苔又厚又腻,那可能是痰浊闭阻型。还有一些人一旦受凉胸口就疼得厉害,环境暖和后能感觉舒服些,这属于寒凝心脉型。还有的人经常感觉气短、没力气,经常心慌还容易出汗,可能是气阴两虚型。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准确判断自身属于哪种类型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中医制定养护方案的关键环节。
二、冠心病的中医养护方案
(一)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让心脏更好地工作。因此,依据自身情况合理服用中药是十分重要。比如服用丹参能清理血管垃圾,让血管更通畅。服用黄芪则能给心脏增加动力。而瓜蒌和薤白搭配,则可以专门解决胸口闷痛的问题。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开药。冠心病患者平时在家也可以把三七、山楂磨成粉冲水喝,或者用黄芪和麦冬泡茶喝,这些中药都能帮助活血补气,对心脏也有滋养的作用。
(二)经络调理
我们身体里的经络像一条条细线和心脏紧密相连,如果合理刺激经络上的一些关键穴道就能让气血运行更顺畅。比如平时可以按摩手腕上的关穴,能让人心情平静一些,还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膻中穴则在两乳头中间,揉一揉这个地方胸口也会感觉更舒服。另外,在进行中医护理的时候还可以用刮痧板刮后背的膀胱经,或者在神阙穴、关元穴拔罐,也能调节身体脏腑功能,让心脏得到更多血液的滋养。
(三)饮食调养
饮食对心脏健康影响很大。中医常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平时可以多吃燕麦、糙米这些粗粮,这类粮食就能帮助清理身体里多余的脂肪。在日常的饮食中也可加入山药、茯苓等调理脾胃,进而减少体内痰浊的产生。冠心病患者还可以选择食用黑木耳或者山楂让血液流动更顺畅。在进行饮食调理的时候,除了要选好食材,还要注意不能吃得太撑太快,并忌辛辣油腻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让身体上火,还会伤害脾胃。在晚上也别吃太饱,睡觉前也不要吃东西,这样能减少心脏的负担。
(四)情志调节
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体状态。如果总是焦虑会消耗心脏的能量。但如果过度兴奋也会让心气散掉。所以,中医所提倡的是心态平和,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冥想的习惯,闭上眼睛放空自己,让自己的心脏可以保持平和。如果感到紧张则可以做几次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为了保持内心的平和,冠心病患者平日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写毛笔字或者画画,这些都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可以聆听欢快的音乐等,要学会积极调节不良情绪。
用中医方法养护冠心病,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效果的,我们需要把这些方法融入每天的生活里。从喝些调理身体的中药,到注意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吃,再到保持心情舒畅,我们可以通过多个方面一起发力,既能减轻症状,又能让身体的底子慢慢变好,帮助患者和冠心病“和平相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