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不要慌,记住这样处理
胎膜早破是准妈妈们孕期可能遭遇的一种紧急情况,虽然它会给孕妇带来一些困扰,但只要正确处理,就能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一、识别胎膜早破
发生胎膜早破时,准妈妈们会出现阴道突然流出较多液体的情况,此时,她们先会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涌出,之后可能会持续有少量的液体流出,这些液体通常是清亮、无色的,有时可能混有一些白色的小片状物(胎脂)。如果不确定流出的液体是否为羊水,可以使用羊水检测试纸进行检测,若试纸变色则提示可能是羊水。
二、如果在家里遇到胎膜早破应该怎么做?
1.保持冷静,避免慌乱
当意识到可能是胎膜早破时,准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惊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对母婴不利,因此,准妈妈要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平复内心的不安。
2.立即采取正确体位
准妈妈应迅速平卧,并将臀部垫高,可以借助家中的枕头、毛毯等物品,将臀部抬高约30到45度,这一姿势的目的在于减少羊水的流出量和流出速度,预防脐带脱垂。脐带脱垂会使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受阻,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胎儿生命的严重情况。因此孕妇要严格保持这一特殊体位,为后续的医疗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3.通知家人并联系医疗人员
孕妇要立即通知家人,告知他们自己的情况,让家人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联系自己的妇产科医生,清晰准确地告知医护人员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孕周,以及孕妇有没有发生阴道流血、宫缩等情况。如果之前有产检资料,也应尽量准备好,以便医护人员了解孕妇的孕期情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案。
4.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孕妇要绝对避免站立、行走或进行其他剧烈活动,因为这时即使是一些看似轻微的动作,如翻身、坐起等,都可能导致羊水进一步大量流出或增加脐带脱垂的风险。因此孕妇要尽可能保持安静平卧的状态,耐心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
5.注意观察自身情况
在等待期间,孕妇需要留意自身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出现,例如,观察阴道液体的流出量是否增多或减少,液体的颜色、气味有无变化;是否开始出现宫缩,宫缩的频率、强度如何;是否有腹痛、发热等不适。这些信息对于医护人员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出现宫缩加剧、阴道流血量增多或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家人,以便在与医护人员沟通时能第一时间传达这些信息。
三、入院后的处理
1.孕周评估与处理决策
(1)胎膜早破发生在孕34周及以上
此时胎儿各器官发育相对成熟,医生通常会在监测母婴情况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检查评估是否可以自然分娩或适时进行引产,如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检查孕妇的体温、血常规等,监测是否有感染的迹象。若胎儿状况良好且孕妇无感染等并发症,可能会等待自然分娩进程的推进。
(2)胎膜早破发生在孕34周之前
此时胎儿的肺部等重要器官可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医生会权衡早产的风险和继续保胎的利弊,可能会先采取措施尽量延长孕周,如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部成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同时,会监测孕妇有无宫缩、感染症状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宫内安危情况,若出现感染迹象或胎儿窘迫等情况,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2.预防感染措施
无论是孕早期还是孕晚期的胎膜早破,预防感染都是关键环节,医护人员会安排孕妇处在相对清洁、安静的病房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各项检查和护理。孕妇自身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医护人员会定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监测孕妇的感染指标。如果发现感染指标升高或孕妇出现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味等情况,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抗感染治疗或加快分娩进程等措施。
总之,胎膜早破虽然是孕期的一个突发情况,但只要准妈妈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识别症状,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