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吗
高血压是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但在我国,高血压开始出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遗传、疾病影响都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在我国,原发性的高血压占了95%,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为5%。
一、高血压危害
高血压在早期时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昏、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气急、疲劳等,部分患者无症状,正因为如此,高血压患者往往很难察觉自身的血压变化。
症状轻并不意味着此项疾病不危险,相反,高血压死亡率并不低,被称为“隐形杀手”,高血压往往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左心肥厚,诱发高心病,演变为心衰或冠心病等。脑小动脉硬化逐步演变为微小动脉瘤,破裂,引发脑出血、脑梗死或脑水肿,都是严重的脑部疾病,将难以治疗,及时治疗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需要长期复检和预防复发。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肾衰与视网小动脉硬化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特征,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吸烟人群、大量饮酒人群、家族有高血压史的人群、老年人、长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饮食高油高盐人群,都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部分药物也可能诱发高血压,基于高血压的隐蔽性,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确保自身的健康。
二、预防措施
在饮食上,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大家都需要及时的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改善自身的口味,用辣味、鲜味代替盐味,降低饮食中摄入的盐,少吃油腻的食物,控制自身的体重,尤其是在医学上构成超重与肥胖的人群。每日盐的摄入量不得大于5g,少食重盐食物,比如咸肉、咸菜等,此类加工好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盐,且难以把控计量,食用一部分就可能超过整日的盐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全谷物与低脂乳制品。控制红肉、加工食品、高糖饮料的摄入。
每日的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的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体能较差的人群可以从饭后散步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适合的运动量指的是次日后身体不感到疲累为标准。
为了避免高血压,BMI需要控制,BMI男女都应该保持在24以下,腹部肥胖的人群患有高血压的风险更高,腹部肥胖意味着更高的内脏脂肪含量,所以女生的腰围尽量维持在85cm,男性尽量维持在90cm以下。健康的体重能够降低患有高血压的风险,也能降低患有糖尿病的风险。
无论是患者还是普通人,都需要戒烟戒酒,二手烟的危害也很大,所以家庭中尽量避免有人抽烟。酒精会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及时戒酒能控制多种疾病,不仅仅限于高血压。
适当的舒缓心情,调整自我状态,也是避免患上高血压的一环,培养健康的爱好,比如散步、登山、下棋等,舒缓情绪,缓解焦虑,避免精神高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睡足7-9个小时,适当进行午休,午休时间维持在15-30分钟之间,保障睡眠健康。
三、治疗与管理
一旦患者确诊高血压,以上的预防措施依旧有效,能够帮助缓解高血压患者的情况。患者应该更严格的遵循上述要求,以此来稳定自身情况。在家庭中,可以为患者准备自测血压的仪器,以便随时监控患者的血压。患者应该在早晨未运动与进食前进行一次血压检测,在睡前平静时期进行一次血压检测,记录数值,复查时,将相关数据上报给医生,方便医生进行辅助判断。
患者的高血压较为严重时,医生会为患者开具处方药,帮助患者维持血压的稳定。这里有一个常见误区,高血压的症状较为隐蔽难以察觉,部分患者不会放在心上,常见症状较为轻微时,认为不必治疗或减少用药量,这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不少患者的症状正是由此严重!及时的用药能够保护血管健康,维持血管状态,避免患者的血管情况进一步恶化,引发动脉瘤或动脉粥样硬化,出现严重的脑出血、脑梗死、脑水肿情况!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疾病,因此,患者需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确保心、脑、肾、眼底等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避免。
四、小贴士
很多患者误以为症状减轻或无症状就不需要继续服药,这是极其错误的认知,非医生告知,药物都需要持续服用,定期复查,保证自身的健康。血压正常在未复查之前也不可停药!保健品不可能代替药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