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护理:伤口管理与活动禁忌

2025-07-11 08:59:49 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韦萍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帮助心脏维持正常跳动的医疗设备,对于许多心脏病患者来说,安装起搏器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然而,手术后的护理同样关键,尤其是伤口管理和活动限制,直接关系到恢复效果和并发症的预防。

  一、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护理要点

  术后伤口护理是心脏起搏器安装后最关键的一环。手术切口通常位于锁骨下方5-7厘米处,前三天需保持敷料绝对干燥,洗澡时可用防水敷贴保护。若敷料意外浸湿,应立即用无菌棉签吸干边缘水分,并联系医护人员更换。从第四天起可遵医嘱撕除外层敷料,但保留底层小纱布,待其自然脱落。切忌自行揭除结痂,这容易导致疤痕增生或感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异常。正常状况下,切口周围可能出现轻微红肿和压痛,这是术后常见反应。但若发现伤口持续渗液、出现黄绿色分泌物,或伴随发热症状,可能提示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消毒操作要掌握正确方法。使用医用棉签蘸取碘伏溶液,以伤口为中心螺旋式向外涂抹,直径约5厘米范围即可,切忌来回擦拭。除明显感染征兆外,若感觉伤口处持续跳痛、出现搏动性肿块,或起搏器囊袋皮肤发亮紧绷,都可能是出血或血肿的表现,需立即就医。

  二、术后活动限制与恢复指南

  术后活动管理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植入后前三天以卧床休息为主,可在家属协助下缓慢翻身,但严禁术侧手臂突然上举或外展。从第四天开始允许床边坐起,此时仍要保持术侧上肢自然下垂,避免提拉超过500克的物品(约一瓶矿泉水的重量)。术后一周内可尝试在室内缓步行走,但需佩戴专用肩带固定术侧手臂,防止起搏器导线移位。术后一个月内禁止驾驶机动车,急刹车可能导致安全带压迫起搏器囊袋。弯腰捡物时应采取屈膝下蹲方式,保持背部挺直;晾衣服、梳头等需要抬臂的动作要暂缓六周。运动康复要遵循“三不”原则:不挤压、不过肩、不剧烈。游泳、高尔夫等需要大幅摆臂的运动至少禁止三个月,瑜伽中的扭转体式半年内都应避免。若运动时出现切口牵拉感或设备部位异物感,必须立即停止并平卧观察。恢复期间的身体姿势调整有讲究。乘坐飞机时要主动告知安检人员植入情况,推荐使用医疗证明卡片避免金属探测器误报。睡觉时采用半卧位能减轻胸部压力,禁止俯卧姿势。抱小孩或宠物要等术后八周,且重量不超过5公斤。临床发现,左利手患者更易无意识压迫左侧植入部位,建议佩戴醒目的腕带提醒。健身房使用跑步机时,安全夹应固定在健侧衣物上,防止紧急制动拉伤术肩。

  三、长期护理与随访注意事项

  长期护理需要建立规律的随访习惯。术后第一个月每周复查,之后逐渐延长间隔,但最少每半年需进行一次程控检测。检查时医生会评估电池余量、导线状态,并根据活动数据调整参数。现代起搏器多数支持远程监测,患者睡觉时将传输设备放在床头柜即可自动上传数据,但传统面对面检查仍不可替代。生活习惯调整是长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建议购置柔软透气的专用背带,在乘坐交通工具或人群密集处使用,既能保护设备又不易移位。饮食上注意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囊袋压力;补钙需遵医嘱,过量可能影响导线周围组织愈合。居家环境应避免强磁场区域,智能手机充电时建议距离设备部位15厘米以上。

  特殊时期的注意事项要提前规划。电池接近耗尽时(通常5-10年),需提前与手术医院预约更换手术,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心悸症状。旅行前查询目的地医疗资源,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和多语种说明。气候更替时术侧关节可能敏感,寒冷天气可佩戴保暖护肩,但避免直接使用电热毯覆盖设备区域。若考虑进行其他手术治疗或牙科操作,务必提前告知医生体内有起搏装置,某些电外科设备需要特殊防护措施。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时,要特别提醒医生关注心肺功能指标与起搏器工作的关联性。

  四、结束语

  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护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通过科学的伤口管理和合理的活动限制,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促进身体恢复。如果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伤口红肿、发热或起搏器区域不适,请立即联系医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