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不是“心”累那么简单,你了解它的预警信号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到疲劳或“心累”,但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告信号,尤其是当涉及到心脏健康时,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心累”,而是一种心脏无法有效泵送血液以满足身体需求的状况。心衰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心衰有哪些预警信号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一、心衰是什么?
心衰,简而言之,就是心脏的工作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这通常是由于心脏肌肉受损或心脏结构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心衰可以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具体取决于哪个心室(左心室或右心室)或两者都受到影响。
左心衰主要表现为肺部淤血,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右心衰则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导致下肢水肿、腹胀等症状,当两个心室都受到影响时,就称为全心衰。
二、心衰的预警信号
心衰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以下是一些心衰的常见预警信号:
活动耐量下降:心衰患者往往会感到身体疲劳乏力,即使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如走路、爬楼梯或做家务,也会感到比平时更累,甚至伴有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食欲不振:心衰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食欲不振则表现为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或者饭后感到难以消化,这可能是由于心衰导致的胃肠道淤血,使得消化功能受到影响。
情绪低落:心衰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疾患,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淡漠,甚至可能出现痴呆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衰导致的身体不适和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情绪状态。
长期咳嗽:心衰患者由于肺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肺循环受阻,会出现咳嗽的症状。这种咳嗽通常在夜间最明显,可能伴有头晕、心慌等症状,起初以干咳为主,急性加重时可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双下肢浮肿:心衰患者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浮肿的症状,尤其以足背、小腿、脚踝为常见,甚至于一路延伸向上至腹部、面部,这是由于心衰导致的体液聚集在下肢部位,使得组织间隙充满液体,造成水肿。
睡眠障碍:心衰患者可能会因为心脏排血量减少,导致脑细胞陷入缺氧状态,从而影响睡眠,有些患者可能会在夜里因憋气而惊醒,需要坐起来才能缓解呼吸困难。
心率加快或心悸:心衰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率加快或心悸的症状。这是因为心功能减退时,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减少,因此需要加快心率来代偿,以满足机体对供血的需求。
三、心衰的高危人群
心衰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心肌疾病家族史以及心梗病史等。以下是一些心衰的高危人群: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肥胖人群,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有心肌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有心梗病史的人群。
四、心衰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预防心衰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衰的措施:
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的发展,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等。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心衰至关重要。应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控制盐分的摄入,避免水肿的发生。
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是心衰病人的必要举措,要增加蔬菜、粗膳食纤维的摄入,一旦大便不畅或者便秘应及时使用缓泻剂,必要时就医。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五、结语
心衰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降低其发生的风险,当身体出现上述预警信号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心衰的预防和自我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让心脏更加健康地为我们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