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避免压疮与深静脉血栓:重症卧床患者护理的5个关键技巧

2025-07-14 15:19:05 北京市健宫医院重症医学科 马莉

  重症卧床患者由于身体活动受限,长期处于同一姿势,极易引发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危及生命。下面为大家介绍5个护理重症卧床患者、避免这两种并发症的关键技巧。

  一、定时翻身与体位变换

  1.频率安排   定时翻身是预防重症卧床患者压疮的关键。通常每1-2小时就得为患者翻一次身。要是患者病情重、身体极度虚弱,或者皮肤状态不佳,翻身频率要增加,可缩短到每30-60分钟一次。像昏迷且皮肤发红的患者,就得更频繁调整体位,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

  2.正确姿势   翻身务必用正确姿势,坚决避免拖、拉、拽损伤患者皮肤。可轻抬患者身体,缓慢转向一侧。能配合的患者,引导其自主移动。如平卧转侧卧,先屈曲患者双腿,一手置肩、一手放臀,同时发力翻身,再于背后垫软枕,助其保持舒适侧卧。

  二、皮肤清洁与保湿

  1.日常清洁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是预防压疮的重要环节。每天至少为患者进行一次全身擦浴,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擦拭患者的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和受压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臀部等。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并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和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保湿护理   清洁皮肤后,要为患者涂抹适量的保湿霜,防止皮肤干燥。干燥的皮肤容易发生皲裂和破损,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可以选择含有天然植物成分、无刺激性的保湿霜,均匀地涂抹在患者全身皮肤上,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特别是在冬季或者空气干燥的环境中,更要加强皮肤的保湿护理。

  三、肢体活动与按摩

  1.被动运动   对于无法自主活动的重症卧床患者,护理人员要为其进行被动肢体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4次,每次15-20分钟。可以从患者的远端关节开始,依次活动各个关节,如手指、手腕、肘部、肩部、脚趾、脚踝、膝关节、髋部等。活动时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关节损伤。通过被动运动,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按摩护理   除了被动运动,定期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按摩油或润肤霜,从肢体的远端向近端轻轻按摩,力度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重点按摩肌肉丰满的部位,如大腿、小腿、臀部等。按摩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四、使用防护用具

  1.气垫床   气垫床是预防压疮的常用防护用具之一。它可以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改变患者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和压力分布,减轻局部皮肤的受压程度。使用气垫床时,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调整气垫的充气压力,确保气垫能够发挥最佳的减压效果。

  2.弹力袜   对于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重症卧床患者,可以为其穿戴弹力袜。弹力袜可以通过提供外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静脉内的淤积,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选择弹力袜时,要根据患者的腿围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压力等级,并指导患者正确穿戴。

  五、密切观察与及时处理

  1.皮肤观察   护理人员需密切留意患者皮肤状况,每日至少检查2-3次。尤其要重点查看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压疮高发部位。一旦发现皮肤有发红、肿胀、疼痛、水疱等异常,要及时处理。若只是轻度发红,增加翻身次数,在发红处垫软枕或海绵垫减压;若有水疱,要在无菌操作下抽液,涂消炎药膏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2.肢体观察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肢体情况,如有无肿胀、疼痛、皮温升高、颜色改变等。如果发现患者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要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六、结论

  重症卧床患者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通过以上5个关键技巧,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