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小心手足口病!识别、护理与预防全攻略

2025-07-16 11:18:32 德阳市人民医院 张艳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各种传染病总是如影随形,其中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尤其值得家长们的高度关注。手足口病,这一名称直观地描述了其典型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那么,手足口病究竟是什么?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其症状主要集中在手、足、口腔等部位。但你知道吗?其实,它的初期表现可能并不那么直观。发热:这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初期症状,往往被家长们忽视,以为是普通的感冒。皮疹:随着病情的发展,孩子的手心、脚心以及臀部等部位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这些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但非常具有特征性。口腔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孩子进食时疼痛难忍,这也是很多孩子拒绝进食的原因之一。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确诊,以免延误治疗。

  二、手足口病的本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等。这些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4月至9月为其主要流行期。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他们因免疫力相对较低而更容易感染。

  三、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密切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等物品而感染。

  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携带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飞沫,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导致感染。

  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引起感染。

  四、手足口病的症状与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症状多样,轻重不一。轻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疱疹通常不疼不痒,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然而,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症状,甚至发展为脑炎、脑膜炎、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五、手足口病的治疗与预后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如退热、缓解口腔疼痛等。同时,患儿需要充分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但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六、预防手足口病:从日常做起,守护健康

  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环境清洁: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同时,孩子的玩具、衣物等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或学校有手足口病疫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七、手足口病的护理:细心呵护,加速康复

  一旦孩子不幸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慌张。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康复。

  饮食调理:由于口腔溃疡导致的疼痛,孩子往往食欲不振。此时,应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体温监测: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心理疏导:手足口病带来的不适往往让孩子情绪烦躁不安。家长们应耐心安抚孩子,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识别、预防和护理方法,就能有效地降低孩子的患病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