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部保卫战:如何应对肛瘘
说到肛肠疾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疮,但是还有一种更恐怖的肛肠疾病就是“肛瘘”,一旦患上就需手术治疗,否则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患者反复发作,甚至复杂性肛瘘还会出现癌变的情况,危害极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菊”部保卫战,平时生活中该如何应对肛瘘。
一、什么是肛瘘
所谓肛瘘,其实就是肛门与肛周皮肤之间,出现了一个不正常的通道。这条通道是由感染、炎症、损伤等原因造成的,引起肠道内的分泌物、脓液等从该通道排出,导致肛周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肛瘘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出现感染或者脓肿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
二、肛瘘的症状有哪些?
(1)流脓:一般是在肛门附近有一个肛瘘的外口,会出现周期性的流脓,时有时无,有时候按一按,外口就会有脓水流出,发作的时候还会有肛门周围潮湿、瘙痒的感觉。
(2)肿痛:通常没有疼痛感,一般只有局部肿胀不适的感觉,但是由于瘘管出现感染或者排脓不畅的情况,会导致肿胀、炎症等,都会出现疼痛症状,等脓汁流出后,疼痛就会减轻。
(3)包块:大多数病人在肛缘可以摸到通往肛内的索条状物体。
(4)瘙痒症:因肛周皮肤持续受到脓液的刺激,经常有瘙痒感,肛门周围潮湿不舒服,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增厚,有时还会出现湿疹。
(5)全身症状:临床上并无系统性症状,但急性炎性期及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或长期慢性消耗,如消瘦、贫血、体虚等。继发性感染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
(6)硬结或瘢痕:因瘘管壁及瘘管反复刺激,导致纤维组织增生,于管壁及瘘口内形成坚韧结缔组织,常见瘘管周皮变色、表皮脱落、凹陷变形,摸到通向肛门的条索状硬结。
三、如何治疗肛瘘?
手术治疗时肛瘘的常见治疗形式,以切开或切除瘘管为原则,形成开放的伤口,以利于愈合。术中确定瘘管的走行及内口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害,防止肛瘘复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具体手术方式如下:
(1)肛瘘切开术:彻底切开瘘管,充分切除切口两侧的瘢痕组织,以利于引流通畅,切口自然愈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用于低位肛瘘。
(2)挂线治疗:就是用橡皮筋或者医用线将肛瘘慢慢切开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距肛缘3-5cm以内,存在内、外口的低位或者高位单纯性肛瘘均可,也可用于复杂肛瘘的切开切除。具有较好的保护肛门功能,降低肛门失禁的风险。
(3)肛瘘切除术:在治疗中需切开瘘管,将瘘管壁全部切掉,保留健康组织,治疗中不缝合伤口,如有较大伤口,可局部缝合,局部开放,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高位肛瘘结构中瘘管成熟的较低部分或括约肌外侧部分。
四、如何预防肛瘘?
(1)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吃芹菜、菠菜、苹果、玉米等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膳食纤维具有增加大便量、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的作用。
(2)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肛门直肠充血并发炎。
(3)保持大便通畅,对肠道疾病如便秘、腹泻等有积极的治疗作用,长期便秘、腹泻均可导致肛门直肠损伤,易发生肛瘘。
(4)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要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可以锻炼盆底和肛门肌肉的功能。
(5)保持肛周卫生和肛门的清洁和干燥,内裤要经常更换。
(6)如肛门有灼热刺痛或排出物,应立即就医。
(7)对肛周脓肿及时进行治疗。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期疾病,常采用肛周脓肿根治术,即将脓肿周围坏死组织及感染的肛腺切除,使脓腔开放,充分引流,同时寻找内口,切断感染源,防止脓肿复发形成肛瘘。此外,还需积极治疗其他肛门疾病如肛裂、肛窦炎、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五、总结
肛瘘是常见一种肛肠科疾病,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导致癌变,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及时了解肛瘘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极为关键,可有效实现肛肠疾病的早期识别和预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