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胸科手术患者术前戒烟对手术室操作有哪些影响?

2025-07-16 11:40:54 隆安县人民医院 石莎莎

  胸科手术,涵盖肺部切除、食管手术、纵隔肿瘤切除等多种复杂且风险较高的手术类型,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精湛的技术和手术室先进的设备,患者的术前身体状态也起着关键作用。在众多术前准备事项中,戒烟常常被提及,但很多患者对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实际上,术前戒烟对手术室操作有着多方面且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患者更积极配合术前准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一、改善呼吸道状况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长期吸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分泌大量黏液。这些黏液会堵塞呼吸道,增加气管插管的难度,影响医生的操作。术前戒烟后,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减轻,分泌物显著减少。在手术室进行气管插管时,气道更加通畅,医生能够更顺利地将气管导管插入,减少因反复插管对气道造成的损伤,降低喉头水肿、声带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吸烟会导致气道出现高反应性,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过度敏感,容易引发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痉挛会使气道狭窄,导致通气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术前戒烟一段时间后,气道的高反应性会逐渐降低。在手术室中,患者在麻醉诱导和手术刺激下发生支气管痉挛的概率减小,医生可以更稳定地进行通气管理,保证患者术中的氧气供应,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

  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增强肺部防御功能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肺部的免疫防御系统,削弱肺部的清除能力,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肺部感染。术前戒烟能够使肺部的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更好地吞噬和清除病原体。在手术室操作过程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降低,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的可能性也相应减小。

  改善肺泡通气功能   吸烟会导致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通气功能下降。术前戒烟后,肺泡的弹性逐渐恢复,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在手术中,良好的肺泡通气功能有助于气体交换,保证患者身体的氧合。同时,减少了因肺泡通气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优化心血管功能,保障手术麻醉安全

  降低心率和血压波动   吸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在手术室进行麻醉时,患者本身就处于应激状态,心率和血压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术前戒烟可以减轻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心率和血压更加稳定。在麻醉诱导和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更准确地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因心率和血压剧烈波动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保障手术的安全进行。

  改善血液黏稠度   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会阻塞血管,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术前戒烟后,血液黏稠度逐渐降低,血液循环更加顺畅。在手术室操作中,减少了因血栓形成导致的血管栓塞风险,如肺栓塞、脑栓塞等。

  四、提高伤口愈合能力,影响手术切口处理

  促进组织修复   吸烟会影响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氧,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延缓伤口的愈合。术前戒烟能够改善伤口部位的血液供应,为组织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切口处理时,医生可以预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会更加顺利,减少伤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瘢痕形成   长期吸烟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损伤细胞和组织,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过程,导致瘢痕过度增生。术前戒烟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对组织的损伤。在手术切口缝合后,患者形成瘢痕的可能性降低,瘢痕的质量也会更好。

  五、结束语

  胸科手术患者术前戒烟对手术室操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从呼吸道的改善到肺部感染风险的降低,从心血管功能的优化到伤口愈合能力的提高,每一个方面都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患者应充分认识到术前戒烟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在术前一段时间内坚决戒烟。让我们重视术前戒烟这一细节,为胸科手术的成功增添一份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