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治疗怎么做才安全?儿童雾化护理全攻略
雾化治疗作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辅助疗法,雾化治疗看似操作简单,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若方法不当,不仅会降低疗效,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患儿健康。因此,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儿童雾化治疗的正确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及护理技巧,以确保雾化治疗过程中的药效充分发挥和患儿的安全舒适。
一、正确认识儿童雾化治疗的原理
雾化治疗是将液态药物借助雾化器转化为细小气溶胶颗粒,使其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部,达到局部作用目的,常用于治疗气道炎症、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黏液分泌。儿童由于呼吸道较狭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痉挛,雾化治疗能快速缓解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系统性副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雾化方式与药物种类
临床常用的雾化设备包括压缩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和网式雾化器,其中病房内多采用氧气驱动的雾化治疗方式,借助氧气流将药物雾化后直接送入呼吸道,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的及时干预。而患者在居家治疗过程中,多选择压缩泵驱动的压缩式雾化器,该类设备工作稳定、适配性强,适用于多种雾化药物,是儿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用的家庭雾化工具。药物方面应遵医嘱使用,常见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剂等,不可自行混合或擅自调整剂量。
三、掌握雾化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雾化治疗前应洗净双手,准备好清洁消毒后的设备,并根据医嘱准确配药。儿童宜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雾化,可采用抱姿或半卧位,有助于药物沉积于下呼吸道。治疗过程中需观察患儿面部是否紧贴面罩,避免漏气,控制雾化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避免时间过长导致药物沉积无效。雾化结束后应及时清洁患儿口鼻,并且雾化器具每日彻底清洗,定期消毒。
四、雾化过程中的情绪安抚与配合引导
儿童在接受雾化治疗时往往因陌生感、噪音或不适反应而产生恐惧和抗拒情绪,影响治疗顺利进行。家长应提前向孩子解释雾化的目的和过程,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安慰,也可使用动画、音乐、绘本等分散注意力,让患儿在轻松氛围中完成治疗。年幼儿童可由家长抱着进行雾化,给予安全感;年长儿童则应在知情下配合操作,增强治疗依从性。
五、个体化护理策略与常见问题处理
不同年龄段、疾病类型的儿童雾化需求差异较大,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儿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对于有支气管高反应性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预防性雾化;若患儿有雾化后咽干、喉痒或轻微气促等不适,应判断是否与药物刺激或操作不当有关,并及时调整药物浓度或雾化方式。有鼻塞、痰多等症状的患儿可在雾化前进行吸痰或鼻腔清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