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让脊柱变“僵硬”的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影响的部位有脊柱、骶髂关节和周边的腱膜。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出错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导致脊柱强直、畸形。多发于15-40岁人群,尤其是青壮年,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活动功能与生活质量。接下来,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强直性脊柱炎。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
1.腰背部疼痛
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首发症状。疼痛经常在晚上或者凌晨加剧,甚至翻身困难。其与一般的腰肌劳损等病症不同,后者往往是活动后疼痛加重。伴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会慢慢的往上扩散,从腰骶部到胸椎和颈椎。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或酸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刺痛或胀痛。
2.晨僵
早上起来之后,会出现脊柱僵硬、活动不灵活等症状。这种僵硬感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甚至数小时,活动后才能逐渐缓解。患者的晨僵与患者的病情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患者的病情愈重,晨僵持续的时间也就愈久。
3.脊柱活动受限
随着炎症的持续和对关节的破坏,脊柱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病人会觉得弯腰、转身和抬头都很困难。比如,弯腰系鞋带时,腰部无法弯曲到正常程度;转身时,需要整个身体一起转动,而不能灵活地扭转腰部。
4.外周关节症状
除脊柱以外,强直性脊柱炎也会影响到外周关节,比如髋关节、膝关节、脚踝等。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髋关节活动受限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会引起髋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5.其他症状
有些病人还会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表现。另外,强直性脊柱炎也会影响到眼睛,引起葡萄膜炎,主要症状是眼睛发红、疼痛、视力模糊等。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但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累及周关节的病人,可以通过服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片来缓解病情。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TNF-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17拮抗剂(IL-17拮抗剂)等,具有快速有效的控制炎性反应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对传统药物疗效差的重症病人。
2.非药物治疗
锻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非常重要,适当的锻炼能保持脊柱和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脊柱畸形。患者可以选择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运动。还可以通过热疗法、冷敷疗法、超声波疗法、针灸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反应。还要养成良好的坐姿,站立时挺胸收腹,坐位时保持脊柱挺直,睡觉时选择硬板床,避免睡软床和高枕头,以防止脊柱畸形。
3.手术治疗
对于晚期出现严重脊柱畸形、髋关节强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脊柱截骨及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恢复脊柱及关节的功能,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误区
1.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死的癌症”,无法治疗
许多人一听说强直性脊柱炎,就觉得这是不治之症,会变得非常消极,甚至自暴自弃。事实上,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治愈的办法,但是经过正规的治疗,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减轻症状,维持脊椎及关节的功能,患者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2.疼痛缓解后就停止治疗
有些患者在疼痛缓解后,就自行停止用药或治疗,这是很大的误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病,一般不会因为疼痛而完全消失,所以要进行长期的治疗。
四、小结
总而言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需要长期关注和治疗的疾病。特别是青壮年,一旦有腰背部疼痛、晨僵等不适,一定要尽早去骨科或者风湿免疫科进行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