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糖尿病足护理:护士教你每天3步预防烂脚

2025-07-16 14:00:39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医院 江胜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其高致残率和致死率被称为“隐形杀手”。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15%会发生足部病变,而其中14%-24%的患者最终面临截肢风险。但令人欣慰的是,90%的糖尿病足溃疡可以通过科学护理预防。护士总结的“每日3步预防法”,从清洁、检查到保护,为糖友筑起足部健康防线。

  一、糖尿病足:为何成为糖友的“心腹大患”?

  糖尿病足的可怕源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主要由三大因素共同作用:

  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腐蚀”足部神经,导致感觉减退或消失,形成“无痛足”。患者可能被钉子扎伤、被热水烫伤却毫无察觉,伤口在不知不觉中恶化。

  血管病变:血糖失控会使足部血管逐渐硬化、狭窄,血流减少导致组织缺血。即使是小伤口也难以愈合,就像缺水的植物难以修复损伤。

  感染风险:高血糖环境为细菌繁殖提供“温床”,一旦足部出现破损,感染会迅速扩散,形成难以控制的溃疡。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足从轻微破损到严重溃疡通常经历五个阶段:早期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瘙痒;继而出现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接着出现水疱或浅表溃疡;若未及时处理,会发展为深度溃疡,累及肌肉、肌腱;最终可能导致坏疽,不得不截肢。

  高危人群预警: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吸烟的患者,糖尿病足风险显著升高,更需严格执行每日护理流程。

  二、每日3步预防法:从清洁到保护的黄金流程

  护士推荐的预防法简单易行,每天只需10分钟,就能大大降低足部风险。

  第一步:温水清洁——给足部“温柔SPA”

  清洁是足部护理的基础,但很多细节容易被忽视:

  水温控制:用38-40℃的温水洗脚,先用手背或肘部试温,避免用热水直接冲脚。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40℃以上的水就可能造成烫伤,而烫伤往往是糖尿病足的开端。

  清洁方法:用中性肥皂轻轻擦拭足部,重点清洁脚趾缝、足底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避免用搓澡巾用力搓洗,以免损伤皮肤角质层,造成微小破损。

  擦干要点:洗完后用柔软的白色棉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缝之间。如果使用彩色毛巾,染料可能刺激敏感的足部皮肤;而残留的水分会使皮肤变软,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必须彻底擦干。

  第二步:全面检查——做足部的“侦察兵”

  清洁后需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肉眼观察:查看足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水疱、溃疡、鸡眼、老茧等异常。特别注意足底、脚趾缝和脚跟,这些部位容易因摩擦或受压出现问题。

  触觉感知:用手指轻轻触摸足部,感受是否有温度异常(如局部皮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触觉减退(如对轻触不敏感可能提示神经病变)。

  借助工具:对于视力不好或弯腰困难的患者,可使用镜子观察足底,或请家人帮忙检查。也可以用10克尼龙丝(糖尿病足筛查专用工具)轻压足部不同部位,测试感觉是否正常。

  第三步:科学保护——给足部“穿盔甲”

  检查后根据情况进行保护,避免外界伤害:

  皮肤护理:擦干后立即涂抹无刺激性的保湿乳液,轻轻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避开脚趾缝,以免潮湿滋生细菌。

  趾甲修剪:趾甲应剪成与脚趾平齐,避免剪得太短或太深,以免损伤甲床引起感染。修剪后用指甲锉磨平边缘,防止尖锐边缘划伤皮肤。

  选择鞋袜:鞋子要选择宽松、透气、鞋底柔软的款式,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或塑料拖鞋。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或磨损处。袜子应选择棉质、透气的,避免穿尼龙袜或有松紧带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三、进阶防护:饮食运动与风险预警

  除了每日3步,还需从生活习惯和风险识别上加强防护。

  饮食与运动辅助

  血糖管理:糖尿病足的根本预防在于控制血糖,建议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饮食上遵循“低GI、高纤维”原则,多吃全谷物、蔬菜,少吃精制糖。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赤足行走或穿拖鞋运动,运动后检查足部是否有磨损。

  风险信号识别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足部伤口超过24小时未愈合,或出现红肿、渗液、异味;

  足部皮肤颜色改变,如苍白、发紫或发黑;

  出现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加剧;

  足部温度异常,某一部位明显比其他部位热或凉。

  特殊场景护理

  冬季防护:冬季足部容易干燥开裂,可在睡前涂抹保湿霜后穿上棉质袜子,但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暖脚,以防烫伤。

  外出防护:外出时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在沙滩、草地等场所行走后,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异物刺入。

  护理误区警示:不少糖友存在“足部没伤口就不用护理”的错误观念,事实上神经和血管病变在无症状阶段就已开始,等出现伤口再护理往往为时已晚,必须从确诊糖尿病起就重视足部日常防护。

  糖尿病足的护理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能否保住双脚、提高生活质量的大事。每天10分钟的“3步预防法”,加上科学的生活管理,就能大大降低风险。记住:足部的微小变化都可能是危险信号,重视护理、及时干预,才能远离“烂脚”困扰,让糖尿病患者也能自信地迈出每一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