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吃得对,宝宝脑袋灵!孕期营养避坑指南

2025-07-17 10:07:33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吴丽娜

  从验孕棒出现两条杠的那一刻起,准妈妈的每一餐都成了胎儿成长的“营养基石”。但现实中,不少孕妈陷入“补得越多越好”“迷信偏方保胎”“完全不敢吃脂肪”等误区,反而影响自身和宝宝健康。其实,孕期营养的核心是“精准供给”——不同阶段吃对重点,避开雷区,才能为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打下好基础。

  一、孕早期(0-12周):孕吐期“稳住”比“多吃”更重要

  此时的宝宝只有葡萄大小,却在快速构建心脏、大脑等关键器官。但孕吐、食欲差让很多孕妈吃不下东西,别焦虑,“吃对”比“吃多”更关键:

  叶酸不能停:每天0.4-0.8毫克,持续到孕12周,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绿叶菜、动物肝脏和叶酸补充剂都是好来源。

  选好消化的食物:小米粥、全麦面包、香蕉等能减少肠胃负担,避免油腻引发孕吐。

  靠维生素B6缓解不适:坚果、鱼类、香蕉中富含的B6,能帮你减轻恶心感,让吃饭不那么“煎熬”。

  二、孕中期(13-27周):抓住“补脑长肉”黄金期

  宝宝从“小葡萄”长成“小哈密瓜”,大脑、骨骼、肌肉进入高速发育阶段,孕妈胃口渐开,要重点补这几样:

  蛋白质是“生长主力”:每天1杯奶、1个蛋、1份瘦肉(如牛肉、鸡胸肉)加1份豆制品(豆腐、豆浆),为胎儿细胞发育提供原料。

  补钙别迷信骨头汤:胎儿长骨骼需每天1000毫克钙,牛奶、豆腐、虾皮比骨头汤更高效(骨头汤钙少还高脂)。

  DHA助力“大脑发育”:每周吃2-3次深海鱼(三文鱼、鳕鱼),或选正规DHA补充剂,为宝宝的“聪明脑”添动力。

  三、孕晚期(28周后):控体重,为分娩“蓄能”

  宝宝长到“榴莲大小”,孕妈要防体重失控,同时储备分娩能量:

  主食换“粗”的:用糙米、玉米代替精米白面,搭配绿叶菜,控血糖还饱腹,远离甜点奶茶。

  补铁防“分娩虚脱”:红肉、动物肝脏、鸭血是补铁能手,搭配橙子等维C水果,吸收翻倍,避免贫血乏力。

  膳食纤维防便秘:全谷物、芹菜、火龙果能帮肠道“动起来”,减少孕期如厕难题。

  四、避开这些“营养坑”,少走弯路

  误区1:一人吃两人补,越多越好

  错!过度进食易导致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孕期体重增长要按BMI算(偏瘦增12-18千克,正常增11-16千克),不是盲目胖20斤。

  误区2:靠“保胎神方”稳胎

  山楂活血、人参易上火,孕早期别乱吃。均衡饮食+规律作息,比偏方更靠谱。

  误区3:孕期不能吃脂肪

  错!胎儿大脑发育需要优质脂肪(橄榄油、深海鱼、核桃),远离炸鸡奶茶即可。

  五、产后:先“回血”,再谈瘦

  分娩后别着急减肥,先补好这几样:

  补铁恢复气血:红肉、动物肝脏帮你补回分娩流失的血。

  补钙强骨骼:每天500毫升奶+钙片,自己恢复快,奶水也含钙。

  蛋白质催奶:鸡蛋、鱼肉、豆腐是“造奶原料”,搭配多喝水,奶足恢复快。

  孕期吃得对,不仅是给宝宝“搭好身体框架”,更是在做“智商基底工程”。从孕早期到产后,跟着阶段重点吃,避开误区,妈妈轻松,宝宝健康——这才是最划算的“营养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