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降压护理:睡眠“调”出好状态

2025-07-17 13:37:24 郴州市桂阳县宝山医院 欧阳敏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若长期控制不佳,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睡眠质量与血压的控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睡眠能帮助稳定血压,而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因此,掌握改善睡眠质量的护理要点,对辅助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一、睡眠与血压的“亲密关系”

  血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昼夜节律发生波动,呈现出“昼高夜低”的特点。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时血压会下降10%-20%,进入“睡眠低谷期”,这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然而,当睡眠质量不佳时,这种正常的血压波动规律就会被打破。比如,失眠、熬夜等情况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升高,进一步加重血压波动,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同时也会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二、影响睡眠的“隐形杀手”

  要改善睡眠质量以辅助降压,首先要了解那些影响睡眠的“隐形杀手”。

  不良睡眠习惯是睡眠质量差的常见原因。比如,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其蓝光抑制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此外,睡前喝咖啡、浓茶、吸烟、饮酒等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

  睡眠环境不佳也会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卧室光线过亮、噪音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心理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高血压患者往往因担心病情而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使人思绪混乱,难以平静入睡,形成“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警惕的问题。这类患者在睡眠中会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和睡眠中断,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形成“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血压更高”的恶性循环。

  三、改善睡眠的“降压护理”要点

  针对上述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辅助控制血压。

  1.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要熬夜或睡懒觉,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睡前“减法”: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纸质书、听轻柔音乐、泡热水脚等。泡热水脚水温40℃左右,时间15-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助于入睡。

  远离刺激性物质:睡前4-6小时,避免喝咖啡、浓茶、吸烟,尽量不饮酒,虽酒精能使人快速入睡,但会影响睡眠结构、降低质量。

  2.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优化卧室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一般以20-24℃为宜)。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减少光线和噪音干扰。

  选择合适的寝具:床垫和枕头要软硬适中,以保证舒适的睡眠姿势,避免因身体不适而影响睡眠。

  3.调节心理状态

  释放压力: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释放压力。

  放松训练:睡前可进行深呼吸训练,平躺在床上,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缓呼气,重复几次,能帮助放松身心,平静入睡。也可以尝试冥想,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改善睡眠。

  4.关注特殊睡眠问题

  如果怀疑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睡觉时打鼾严重、频繁憋醒、白天嗜睡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如使用无创呼吸机等,以改善睡眠和控制血压。

  四、睡眠辅助降压的注意事项

  在通过改善睡眠辅助降压时,有几点注意事项需牢记。首先,改善睡眠只是辅助降压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结合睡眠调理控制血压。其次,改善睡眠需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需要长时间坚持下去,睡眠质量有所改善,血压也会更稳定。最后,要定期监测血压和睡眠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护理措施。若睡眠问题严重,经上述方法调整无改善,应及时咨询医生。

  良好睡眠是健康基石,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改善睡眠质量是辅助降压重要一环。通过培养睡眠习惯、营造睡眠环境、调节心理状态等护理措施,可让身体在睡眠中充分修复,助力血压稳定,享受健康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