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高血压晨起需要注意哪些?

2025-07-21 11:56:08 灵山县灵城镇卫生院 禤端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清晨时分,血压容易出现波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风险。研究表明,晨起时的血压波动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科学管理晨起的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合理作息、饮食调整、缓慢起床等方式,有效降低晨起高血压的风险,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早晨这一关键时段。

  一、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避免晨起过快

  高血压的人,清晨是身体对血管冲击最大的时刻,有时候不是因为外在因素影响的,更多的是在晚上休息后的一个生理变化。睡觉期间,心脏和血管休息的时间比白天时更轻松,但如果突然站立起来,尤其是在过度劳累时,会造成血压瞬间上升,这不仅仅是一种体象表现,更是一种警告信号。血压波动有危险,可预防,预防的前置就是规律作息。当作息不规律,生物钟混乱等同于在折腾你自己的心脏和血管,深夜动,白天熬夜,半夜醒来,生物钟错过最佳的自我修复期,让早上血压飙升。保证每天睡眠的时间段固定,并且每天晚上保持7-8小时的深度睡眠,能让身体在早晨休息起来时的不平静状态尽快调整回正轨。

  二、起床时避免剧烈运动,缓慢活动身体

  早上起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不简单的行为。是早上血压冲波叠加心脏负荷上升极易被剧烈运动诱发出来的关键因素,血管因一夜的放纵突然间受到高压后的反应就更显急切,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起床后每一个动作都应牢记此点。其实,有些人早起床是睁眼后就直立起身,然后快速地活动起来,这种行为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正等同于自己的身体过劳。起床后给自己留有片刻,可坐在床边慢慢活动手脚、伸展筋骨,让机体由睡眠状态切换到活动状态有一个逐渐的过程。这不仅利于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平稳的适应,同样还有利于让自己的血压有个平稳的上升过程,而不是从开始就一下子达到高峰。真健康都是在舒缓中开启。起床了并不等同于立即加入日常的奔波中去,而是要学会与身体合拍。晨起,少做剧烈动作,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慢下脚步就是有氧。

  三、饮食安排和早晨水分摄入的重要性

  早餐及水摄入也是人们常被忽视的,在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清晨,经过了夜间较长的“停水空腹”状态,大多数人都处于胃肠道相对空腹的状态,并且血液的黏稠度也较高。缺少及时水的摄入,以及膳食中营养素的摄入会使血压有更大的波动,甚至增加其波动幅度。因此,一个良好的早餐以及水的摄入不仅可以作为人一天精力充沛的开端,而且也是控制血压的“利器”。水是人体代谢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早晨醒后,喝一杯温水,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清除,加速血液循环。对高血压的患者而言,水分的充足有利于减少血液黏稠度过高,减少血管的压力,进而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降低和减少。而早餐中营养的补充应该是易于消化的,并尽量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可以摄入高纤维、低盐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水果等,既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又不会产生太多的血压波动。

  四、如何科学应对晨起高血压带来的风险

  规律管理晨起高血压,就是认识到不仅仅要管理血压值,同时更要认识晨起这样一个时间段,对于自身如何自然生理节律、与外部环境如何相互影响,进行调整应对。晨起血压的变化,并不是一种急迫的健康问题,但却是身体这种生理变化节律的自身应对。在这种情况下,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从生活中这些细小之处,改变习惯,减少身体负担,从根本上进行疾病预防。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是给身体的每一天建立一个好的基础,而晨起的一次性起床、运动的骤烈甚至饮食和饮水的缺乏,都是对于血压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晨起的每一个细节,从起床上,慢慢的起床活动到良好的饮食和补水,都是重要的一步。对于高血压,不仅是对自己的健康上的一种细致呵护,更是对于自己生命质量的尊重,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改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