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骑车摔破头?别急着说“没事”,检查才放心

2025-07-21 13:32:41 灵山县人民医院 梁文海

  不少人骑车摔倒撞头后,常自我安慰“就擦破点皮,头晕是吓的,歇会儿就好”。但神经外科医生遇到过不少病例:有人摔后自觉“没事”,回家睡一觉却再没醒来。这并非危言耸听,头部外伤后“迟发性颅内出血”风险可能在受伤72小时内爆发。据统计,约15%的颅脑损伤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后续却出现危及生命的颅内病变。学会判断伤情、及时检查,才能避免“小伤”酿大错。

  一、头皮破不代表伤得浅

  头部外伤危险常藏于“看不见之处”。头皮血管丰富,小伤口也可能大量出血,易让人误判伤情。真正危险的是颅骨内损伤,脑组织脆弱,摔倒撞击可能导致脑震荡、脑挫伤甚至颅骨骨折。

  头部摔伤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头皮损伤,如擦伤、裂伤、血肿,可见且易处理;第二层是颅骨骨折,可能伴脑脊液漏;第三层是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内出血等,最需警惕。约40%的颅内出血患者受伤时意识清醒,数小时后才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如同车追尾后外观无恙,发动机却漏油。

  二、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头部摔伤后,有几个“红色警报”症状,一旦出现必须马上去医院:

  头痛越来越重,从“隐隐作痛”变成“炸裂样疼痛”,尤其伴有恶心呕吐;

  意识变化:比如想睡觉、叫醒后很快又睡着,或者烦躁不安、说话颠三倒四;

  肢体活动异常:手脚突然无力,比如握不住东西、走路跑偏,甚至一侧肢体不能动;

  五官异常:一只眼睛瞳孔变大,或看东西重影;耳朵、鼻子流出带血或清水样液体(可能是脑脊液漏)。

  即使没有上述症状,以下情况也建议24小时内做检查:年龄超过65岁(老年人血管脆弱,易出现迟发性出血);摔倒时头部受到猛烈撞击(比如从自行车上摔飞、头部撞到马路牙子);正在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有出血性疾病(这类人出血风险更高)。曾有位老人骑车摔倒后仅头皮血肿,拒绝检查,结果第二天因硬膜下出血昏迷,虽经手术抢救保住性命,却留下了偏瘫后遗症。

  三、该做CT还是等一等

  头部摔伤后,很多人纠结“要不要做CT”——担心辐射,又怕漏诊。其实,CT是排查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的“快速武器”,能在5分钟内明确是否有危及生命的病变。医生通常会根据“轻重程度”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分级管理”:

  轻度摔伤(仅头皮擦伤,无头痛呕吐):可居家观察24小时,若期间出现异常症状再去检查;

  中度摔伤(头皮裂伤、有短暂头痛):建议做CT排除颅内出血,尤其对高风险人群;

  重度摔伤(有昏迷史、剧烈头痛、呕吐):必须立即做CT,同时做好住院准备。

  很多人担心“CT辐射对身体不好”,但一次头部CT的辐射剂量约为2毫西弗,相当于自然环境下4个月左右的辐射量,偶尔一次检查的风险远低于漏诊颅内出血的危险。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可优先选择磁共振(MRI),但MRI对出血类疾病急性期准确性及敏感度不及CT,对急性出血的显示不如CT准确,紧急情况下仍需以CT为先。

  四、居家观察做好三件事

  若医生评估后建议居家观察,需掌握正确护理方法:受伤48小时内伤者不要独处,夜间定时叫醒(每2-3小时一次);冷敷处理头皮血肿,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肿胀处,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避免揉按;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弯腰,不喝酒、不吃安眠药。

  不要让伤者“睡个好觉”,睡眠中难发现意识模糊等症状,有人陪伴观察。若出现“红色警报”症状,哪怕是凌晨也要立即送医,颅内出血救治黄金时间是出血后6小时内。

  五、这些误区可能耽误救治

  处理头部摔伤,很多人会犯错:摔倒后立即扶起伤者,若有颈椎损伤,盲目搬动可能导致瘫痪,应先观察意识,怀疑颈椎受伤则保持头部固定再搬运;用力按压止血时揉头皮,会加重出血,正确方法是用干净纱布直接压迫伤口5-10分钟;觉得“小孩摔头没事”,婴幼儿颅骨软,可能“乒乓球骨折”,孩子持续哭闹、拒奶、嗜睡,必须及时检查。儿童头部摔伤特殊信号:受伤后反复呕吐(超3次),或摔后数小时内玩耍突然“没精神”,家长切勿大意。

  头部是人体精密器官,看似轻微的摔伤也可能隐藏致命风险。摔破头后别急着说“没事”,观察症状、及时检查才是对自己负责,多一份谨慎,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