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运动后哮喘发作是不是意味着从此不能运动了?

2025-07-21 13:49:03 钦州浦北县人民医院 彭仁群

  “跑完步后咳嗽不止、胸闷气喘,医生说是运动诱发的哮喘……难道我从此只能告别运动场?”这是许多运动后哮喘发作者的真实困惑。当运动后的喘息取代了酣畅淋漓,当每一次奔跑都以窒息感告终,恐惧自然蔓延——运动,是否真的成了生命的禁忌?然而真相并非如此绝望。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或运动诱发的哮喘并非运动禁令,而是身体在特定条件下发出的警示信号,理解它、驾驭它,运动世界的大门依然为你敞开。

  一、运动为何会引发哮喘?并非运动的“原罪”

  运动诱发哮喘并不是因为运动本身有害,而是因为运动过程中气道暴露于一种剧变的环境中,尤其在剧烈运动时,我们往往改为用嘴呼吸,绕过了鼻腔对空气的加温和湿润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冷、干燥的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对气道黏膜构成物理性刺激。对于哮喘或气道高反应性的人群而言,这种刺激会迅速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引发一系列剧烈反应:气道平滑肌痉挛使得通道收缩变窄,气道黏膜水肿造成腔道进一步缩小,加上分泌物增多、黏液堵塞,最终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咳嗽等典型症状。通常这些反应在运动后5-15分钟或停止运动后5-10分钟内达到高峰。因此,运动只是“点火器”,真正的“火药”是气道对冷、干空气的高度敏感性。

  二、运动与哮喘:绝非水火不容

  由于运动可引起哮喘发作,有人甚至因此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可是大量研究和实践也证明,对于哮喘患者,正确的锻炼不仅不会使病情恶化,反而有助于控制,许多世界冠军就是哮喘患者,由于有效地控制哮喘,从而在自己的体育竞技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有氧体育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控制气道炎症,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运动耐量,这对抗哮喘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只要控制合理,锻炼的益处将远超过它的风险性,甚至于有时可作为患者最终控制哮喘、恢复身体的自由和信心的一种方法。

  三、如何科学运动?关键策略解锁安全锻炼

  为了在保护哮喘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享受锻炼所带来的益处,要做到以下几个防护方面。首先要保证日常哮喘的良好控制,根据医嘱坚持按时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或ICS+LABA,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气道高反应性。而预防运动前的用药非常重要,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预防EIB,建议在运动前10-15min使用。此外,运动前的热身很重要,通过持续10-15min的低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特别是间歇性有氧运动热身,可以通过诱导支气管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来减少哮喘的发作风险。其次,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病情和环境的运动方式和场所,比如游泳、瑜伽、步行等相对对气道刺激较小的运动方式和场所,还有运动过程中尽量不选择寒冷及干燥的季节、避免空气污染严重及花粉飞扬的季节、空气敏感哮喘患者外出运动,运动后也应合理“降温”,选择5-10min逐次减缓运动强度及适当的拉伸帮助气道平稳地恢复。并且随身带好急救的药物,切忌出现不适感时不停运动,多倾听身体的反馈信号。

  四、积极行动:从恐惧到掌控

  哮喘病人每次发作运动后,恐惧、厌倦等是常见情绪,殊不知,这是提示哮喘的信号,而不是对哮喘的否定。运动是哮喘防治的常规行为,它虽然不能做到全面杜绝,但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够通过不同程度的自我监控予以避免,做好防范意识,同时运动不能用来作为放弃健身的理由,应积极与医生、教练员及家人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由低强度运动逐步开始,不断磨炼,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触发因素,逐渐战胜哮喘。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能不同,所选择的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节奏均不相同,也要经过一个尝试和调整的过程,当然也需要对病人本身有足够的耐心及自我支持。对于全身的健康管理,例如坚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情绪也都是在哮喘控制方面重要的补充。更多的哮喘运动员如肯尼·维斯(Kenney Veeze)通过自身的努力登上1987年世界残疾人锦标赛,打破多个障碍、挑战极限后证明,哮喘并不是终点,它仅仅是我们自身特点的一种,只要科学管理,拥有强大的意志与持续的付出,我们可以享受健康、丰富的运动人生。

  总之,运动性哮喘是身体送给我们的“特殊挑战书”,我们要懂自己,敬科学,明选择,当正确预设方案,适时使用药物助力的时候,运动会场的每一个呼吸都会重新自由起来、强大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