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一滴血能看出多少秘密?

2025-07-23 09:11:05 平乐县中医医院 阮琴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抽一滴血已成为临床诊疗、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的“常规操作”。很多人可能好奇:区区一滴血,究竟能揭示出多少关于人体的“秘密”?答案远比你想象得要丰富。一滴血,浓缩了身体代谢、免疫、感染、器官功能乃至基因信息,堪称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一、血常规:最基础却最关键的筛查利器

  血常规是医院最常见的一项血液检查,凭借一滴血即可分析二十多项指标,涵盖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体积、比率等数据。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有无感染、贫血、出血倾向或血液系统疾病。

  比如,外周血红细胞压积、RBC减少及Hb减低,提示可考虑贫血,如缺铁性、慢性病性、营养不良性等;WBC升高,考虑有炎症、感染可能,若不正常升高或减少,应考虑白血病、免疫异常等;PLT减少,考虑出血、贫血风险等。

  虽然血常规并不能直接确诊所有疾病,但它是临床医生判断病情、决定进一步检查方向的重要依据。

  二、生化全项:揭示脏器功能与代谢异常

  血生化检验可取1滴血就可以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肌酶谱等多项血指标。指标有助于判断脏器健康与否,有无慢性疾病、代谢性异常等。

  如肝功能ALT、AST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阻塞性肝胆疾患或溶血性疾病。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等。

  血脂检查则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升高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为“好胆固醇”,升高则具有保护作用。

  血糖水平可直接反映胰岛功能,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提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是判断代谢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三、免疫与感染指标:与看不见的敌人对话

  血液还能反映免疫系统的状态与抗感染能力。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可迅速上升于急性感染状态,是临床判断细菌感染、重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相关抗原或抗体,对一些感染性疾病进行判断,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IV-Ab(艾滋病毒抗体)、TP-Ab(梅毒螺旋体抗体)等都可以通过血液中的检测用于传染病的早查、早诊。

  同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以通过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判断免疫系统是否“误伤自己人”。

  四、肿瘤标志物:从血液中探查癌症踪迹

  血液中的某些特异性蛋白、酶类或激素升高,可能提示某类肿瘤的存在,这些被称为肿瘤标志物。例如:甲胎蛋白(AFP):用于监测肝癌或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男性前列腺癌的重要筛查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中升高较明显。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肿瘤标志物并非“金指标”,瘤标上升,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癌,也可能是因炎症、良性增生等多种原因所致,只是作为筛查的辅助检测,对于高危人群的提前筛检、肿瘤再发监测和疗效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五、血液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的未来

  近些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血液中游离DNA的检测逐渐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创产前筛查(NIPT)通过分析孕妇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实现了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早期、准确筛查,大大降低了传统有创产前诊断的风险和不适。

  同时,癌症患者的“液体活检”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能够动态监测肿瘤的基因突变状态,为靶向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正不断推动医学向更加个体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疾病诊疗的效率与安全性。

  六、结语

  一滴血,能透露多少秘密?也许比你所想象的还多。“滴水见世界”,一滴血就是人体内部千姿百态状况的一个缩影,就是一个诊断疾病的预警站,就是检测健康的一扇“窗户”。从最基本的血常规,到高端基因检测,血液既是承载生命的载体,也是透示生命的密码。科学、医学越发达,更早、更准运用血液检测的信息,对于追求“早发现、早发现、早治疗”健康之路将不容忽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