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类风湿患者关节疼痛的护理

2025-07-23 09:39:14 陆川县大桥镇卫生院 陈喜玲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常累及手、足等小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甚至畸形和功能丧失。关节疼痛是类风湿患者最常见、最困扰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关节疼痛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引起关节疼痛的原因

  (一)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膜会发生炎症反应,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同时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此外,炎症反应还会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腔的积液,增加关节内压力,进一步加重疼痛。

  (二)关节结构破坏

  随着病情的进展,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破坏,关节软骨具有缓冲和润滑关节的作用,当软骨被破坏后,关节面变得不平整,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加,从而产生机械性疼痛。

  (三)免疫异常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关节组织,产生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导致关节炎症和疼痛。

  (四)心理因素

  长期的疼痛和疾病困扰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重炎症反应,同时也会降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使疼痛感觉更加明显。

  二、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核心,可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延缓关节破坏。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能抗炎镇痛解热,但长期使用有不良反应;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是一线药,需从小剂量用起,起效慢;生物制剂能快速控炎止痛,但价高有风险;糖皮质激素抗炎强,但长期用不良反应多,仅短期、小剂量用于特定患者,均需遵医嘱。

  (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辅助药物,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改善功能。常用方法有:热敷促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冷敷减轻急性期肿胀疼痛;按摩推拿放松肌肉、改善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训练防僵硬畸形;肌力训练增强肌肉、减轻负担;理疗仪器如超声波等促循环、减炎症、缓疼痛,具体治疗需依病情合理选择。

  三、护理

  (一)基础护理

  在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关节活动,避免劳累和负重。休息时应保持关节处于功能位,如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等,防止关节畸形。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避免寒冷、潮湿和噪音刺激。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湿度在50%-60%为宜。类风湿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容易出现皮肤感染等问题。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和床单,避免皮肤受压和摩擦。

  (二)疼痛管理

  药物指导: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清药物名称、剂量等,确保正确用药,嘱其按时服药,勿擅自增减或停药,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非药物止痛:除药物外,可用分散注意力、放松训练等方法,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三)关节功能维护

  关节活动度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每天至少2-3次,每次10-15分钟,训练时应缓慢、轻柔地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运动,对于关节僵硬的患者,可以先进行热敷或按摩,再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力训练: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手部握力训练等,肌力训练可以采用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方法,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力,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和方法,避免肌肉损伤。

  总之,类风湿患者关节疼痛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配合。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