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牙齿上有“小黑点”?可能是蛀牙在“扎根”

2025-07-25 08:57:04 桃江鲍习春口腔诊所 鲍习春

  刷牙时偶然发现牙齿上有个不起眼的小黑点,很多人会以为是色素沉着,用牙刷使劲刷却刷不掉。这个顽固的小黑点,很可能是蛀牙(龋齿)的早期信号,意味着细菌已经开始侵蚀牙齿。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蛀牙的发展过程和应对方法,才能更好地守护牙齿健康。

  一、牙齿上的“小黑点”从何而来

  牙齿表面的小黑点并非突然出现,而是细菌长期作用的结果,与口腔内的细菌、食物残渣和牙齿结构密切相关。

  牙齿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存在许多窝沟和缝隙,这些地方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口腔内的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牙齿最外层的坚硬组织),使牙釉质脱矿、变软,出现微小的龋坏。随着龋坏发展,牙齿表面的矿物质不断流失,局部逐渐变色,形成肉眼可见的小黑点或黑线,这就是早期蛀牙的表现,此时往往没有明显疼痛,容易被忽视。

  二、从“小黑点”到“大洞”

  蛀牙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从早期的小黑点到明显的牙洞,牙齿结构会被持续破坏。

  1.浅龋阶段:小黑点仅存在于牙釉质层,此时牙齿表面粗糙,颜色变深,但没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很多人因此忽视治疗。其实,这个阶段是治疗的最佳时机,通过简单的补牙就能阻止龋坏发展。

  2.中龋阶段:龋坏突破牙釉质,侵入牙本质层,牙齿上会出现明显的小黑洞,对冷热、酸甜食物敏感,接触时会有短暂的酸痛感。此时细菌已经深入牙齿内部,若不处理,龋坏会继续向牙髓方向发展。

  3.深龋阶段:龋坏接近牙髓,牙洞变大变深,对刺激的疼痛感加剧,刺激去除疼痛消失。食物残渣容易嵌入牙洞,引起明显不适,清洁也变得困难。

  4.牙髓炎与根尖周炎阶段:细菌侵入牙髓,引发牙髓炎,出现剧烈疼痛,尤其在夜间疼痛加重。若炎症继续发展,会扩散到牙根尖周围,导致根尖周炎,牙齿出现明显松动、咬合疼痛,严重时面部会出现肿胀。

  三、发现“小黑点”,该如何治疗

  龋病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一旦形成实质性的组织破坏(龋洞),是无法自愈的。它们破坏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结构,不像皮肤或骨骼那样拥有活细胞和血液循环系统,不能自愈。在治疗方法上,取决于龋坏的严重程度,早期治疗简单且效果好,拖延只会增加治疗难度和痛苦。

  1.浅龋和中龋:医生会先清除牙齿上的腐坏组织(黑色的龋坏部分),然后用补牙材料填充牙洞,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阻止细菌继续侵蚀。这个过程通常无痛或仅有轻微不适,一次治疗即可完成。

  2.深龋:若龋坏接近牙髓但未累及牙髓,清除腐坏组织后,医生会在牙髓表面放置一层保护牙髓的药物,再进行补牙;若龋坏已引起牙髓敏感,可能需要先进行安抚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补牙。

  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此时牙齿内部的神经和血管已经受损,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填充根管,最后补牙或做牙冠修复。根管治疗过程相对复杂,可能需要多次就诊,治疗后牙齿会变得脆弱,需要牙冠保护。

  4.严重破坏无法保留的牙齿:若蛀牙已导致牙齿大部分缺损,无法通过治疗保留,医生会建议拔除牙齿,然后通过种植牙、烤瓷桥等方式修复,恢复咀嚼功能。

  四、预防蛀牙:从日常习惯入手

  预防蛀牙比治疗更重要,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降低蛀牙风险。

  1.正确刷牙: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刷牙3-5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轻轻按压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小幅度水平震颤),确保清洁到每颗牙齿的每个面,包括窝沟和牙缝。

  2.使用牙线和含氟产品:刷牙后用牙线清洁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无法使用牙线的人可选择牙间刷。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氟能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帮助预防蛀牙。

  3.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果、巧克力、蛋糕、碳酸饮料等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吃甜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避免糖分在口腔内长时间停留。

  4.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医生能及时发现早期蛀牙,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龋坏加重。儿童可进行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窝沟龋。

  5.饭后漱口:不方便刷牙时,饭后可以用清水漱口或用口腔冲洗器清洁牙齿,能减少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降低蛀牙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