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大暑时节,肠胃易“中暑”!消化内科护士的养生指南

2025-07-25 09:16:27 新疆四七四医院消化内科 杨悦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高温高湿的气候对消化系统堪称“双重考验”。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大量出汗导致津液流失,脾胃功能减弱;潮湿环境又利于细菌繁殖,肠道易受病原体侵袭。从中医角度看,湿热之邪易“困住”脾胃,轻则引发食欲不振、腹胀,重则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等旧疾也易在此期间复发。

  一、大暑时节高发的消化道问题

  大暑期间,消化科门诊就诊量明显上升,常见问题包括:

  急性胃肠炎:高温加速食物变质,凉拌菜、剩米饭易滋生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冰西瓜、冰啤酒等冷饮的刺激,易引发上吐下泻的急性炎症反应。

  功能性消化不良:闷热天气易让人烦躁(中医称“暑湿扰心”),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吃一点就饱”“餐后腹胀”等湿邪阻滞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加重:室外高温与空调房的温差、冰饮及麻辣食物的刺激,会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使腹痛、腹泻或便秘症状加剧。

  急性胰腺炎及消化道出血:暴饮暴食加饮酒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中上腹剧烈疼痛并向背部放射;空腹猛灌冰饮则易引发胃黏膜破损出血,出现呕血或黑便,需格外警惕。

  二、饮食篇——吃对食物护肠胃

  1.宜吃三类食物

  健脾祛湿类:薏米山药粥(加红枣补气血)适合早餐,能利湿健脾;赤小豆茯苓汤可作下午茶,清热利湿兼宁心,喝完倍感清爽。

  清淡易消化类:清蒸鲈鱼配姜丝,肉质细嫩好吸收且暖胃;冬瓜海带汤清爽不腻,利尿祛湿又补矿物质,适合晚餐。

  补钾补水类:去籽西瓜(每日不超500克,常温食用)能补钾补水;绿豆汤少糖、放温后饮用,解暑又不损伤脾胃阳气。

  2.忌口清单

  冰镇饮品:冰奶茶、冰咖啡会导致胃黏膜突然收缩,影响消化液分泌,半小时内可能引发胃痛,长期饮用还可能诱发慢性胃炎。

  辛辣烧烤:辣椒、孜然等调料刺激胃黏膜,烧烤焦煳部分含潜在致癌物,会加重胃溃疡风险,还易引发上火。

  隔夜饭菜:即使冷藏,绿叶菜隔夜后亚硝酸盐上升,肉类可能滋生耐药菌,加热不彻底易引发腹痛腹泻。

  3.特殊人群饮食建议

  胃肠镜检查后:术后1天以米汤、藕粉为主,第2天可加蒸蛋羹,第3天再过渡到软面条,让肠道逐步恢复。

  溃疡患者:空腹时胃酸浓度高,草莓、橙子等酸性水果会刺激胃酸分泌,建议餐后少量食用(每次不超100克)。

  三、生活习惯篇——防病细节

  饮水技巧:每隔1-2小时喝100-150毫升30℃左右温水,避免一次性饮用500毫升以上,以防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空调使用建议:温度不低于26℃,夜间开睡眠模式;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时,用薄棉毯盖住腹部,防止寒气侵入。

  作息调整:正午12点至下午3点尽量避免外出,外出需做好防晒;午休时垫靠枕半躺,避免趴桌压迫腹部。

  四、中医养生妙招

  1.茶饮推荐

  藿香佩兰茶:藿香3克、佩兰3克(后下),适合腹胀、舌苔白腻者;舌苔黄腻加荷叶2克、黄连1克;腹泻怕凉加生姜2片、苍术3克。

  陈皮山楂茶:新会陈皮10克配山楂片20克(加少量冰糖),饭后饮用可促消化;腹胀明显加炒麦芽10克,胃酸多者换用焦山楂。

  2.穴位保健

  足三里:膝盖下3寸处,每日按揉1-2分钟(以酸胀感为宜),可增强脾胃功能。

  中脘穴:肚脐上4寸,虚寒体质者每周艾灸2次(每次10分钟),改善胃部冷痛。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恶心或胃部不适时按揉1分钟,可快速缓解症状。

  五、紧急情况处理

  轻度腹泻:暂停固体食物,喝口服补液盐防脱水;腹泻超3次且伴腹痛,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

  持续腹痛或血便:出现剧烈腹痛、呕血或黑便,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或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

  大暑护肠胃的关键在“防”:三餐定时定量,少吃路边摊,食材尽量新鲜现做;空调房注意腹部保暖,出汗后避免直接冲冷水澡。有胃溃疡、慢性肠炎者需随身携带常用药,不适时及时服用。

  临床数据显示,大暑前后因贪凉、饮食不当引发的消化道疾病占全年30%,但做好饮食和生活调理,80%的问题可避免。愿这份指南助你护住肠胃,轻松度过炎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