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踝关节扭伤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踝关节扭伤,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崴脚,通常我们所指的踝关节扭伤是由于损伤造成踝关节周围急性疼痛、肿胀,而又没有X线片异常表现的情况。其实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诊断名称,有时它被用来指距腓前韧带损伤或者跟腓韧带损伤,但也被用于指其他各种各样的损伤。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距腓前韧带损伤,如果在踝关节扭伤后能迅速恢复活动,并且外踝前下方逐渐出现疼痛和肿胀,则有可能是I度损伤,虽然韧带有可能存在微小的撕裂,但通常仍然保持完整,这时尚可正常负重行走,I度损伤无需手术干预,可采用局部冷疗以减轻出血、肿胀和疼痛,并用软绷带加压固定1-2周即可。II度损伤通常在扭伤后出现踝关节外侧迅速出现疼痛、肿胀,出现跛行步态。II度损伤为韧带的部分撕裂,但没有关节的完全脱位,其治疗除了短期冰敷,抬高患肢,还需加压包扎及外固定,肌肉康复和韧带愈合可同时进行,需用手杖进行站立和避免跖屈的小步行走,并渐进性负重,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柔和的伸屈活动。可在伤后6周内达到完全愈合和康复。III度损伤意味着韧带的完全断裂和关节脱位,在受伤当时可能听到砰的一声,并感到暂时的脱位,并且出现行走困难。选择保守治疗应密切随访,如果6-10周后检查抽屉试验阳性,则应考虑行手术修复。
还有一系列损伤通常也被大众认为是踝关节扭伤。有一部分骨折,由于骨折块细小,常常由于X线片显示不清,而被当作是踝关节扭伤,常见的有跟骨前上突骨折,其压痛点位于跟骰关节上方;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其压痛点位于第5跖骨基底部,这两种骨折在足斜位片上都能看到,因此,踝关节扭伤不应只查踝关节正侧位,根据压痛点,必要时需同时行足正斜位片检查。距骨突起部位的骨折,如外侧突、后侧突、距骨头的骨折,由于平片未能清楚显示,需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距骨骨软骨损伤通常出现在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往往出现漏诊,因此,严重扭伤疼痛时间长,需进一步查踝关节MRI以明确诊断。腓骨长短肌腱的损伤,疼痛主要位于外踝后方,有时可触摸到肌腱的滑脱,体检诱发滑脱,或者配合肌骨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跖跗关节损伤,又称Lisfranc损伤,疼痛常位于中足部位,由于靠近踝关节,在确诊前也常被误认为踝关节扭伤。某些扭伤实际上是跟腱的部分或完全断裂,通过触摸跟腱和挤压腓肠肌试验可以明确诊断。踝关节周围有很多韧带,踝关节扭伤时也可能出现这些韧带的损伤,包括胫腓前韧带、距下关节韧带、内侧三角韧带、胫后肌腱、副舟骨损伤等等。
因此,踝关节扭伤实际上包括众多疾病,扭伤后应及时专科就诊,不能笼统认为是简单的损伤。早期规范治疗可能取得韧带愈合,未接受治疗可能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而增加治疗难度。
预防:以下小技巧可以帮助避免踝关节扭伤或者二次扭伤。开始运动前应做好热身准备。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跑步或者工作时,应该要放慢速度。如果之前有踝关节扭伤,或者踝关节比较薄弱,应该用护踝保护。穿戴适合自己脚的鞋子,与运动适合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平时可训练维持肌肉力量,练习平衡维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