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新生宝宝的第一个开放性创口,你护理对了吗?

2025-07-30 09:55:16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袁晓玲

  宝宝出生后,剪断的脐带残端是来到世界的第一个“伤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创口,若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风险,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宝宝第一个开放性创口的护理知识。今天就教新手爸妈们科学护理脐带,让宝宝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一、脐带:宝宝离开母体的“生命纽带印记”

  脐带就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粮食通道”,出生后医护人员会剪断并结扎。这个直径1-2厘米的残端,本质是开放性伤口,通常1-2周会自然脱落。别小看这个小伤口——过去因脐部感染失去宝宝的悲剧不少,如今掌握正确护理方法,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二、护理核心原则:干燥+清洁,远离感染温床

  (一)保持干燥:不给细菌留“温床”

  洗澡防水术:洗澡时给宝宝贴防水肚脐贴,像给伤口戴个“小雨衣”,洗完立即用75%酒精消毒。注意!别用湿毛巾直接擦,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男宝宝换尿布时要“提防突袭”:男宝可能突然排尿喷到腹部,换尿布时可以用手轻轻挡住脐部,避免尿液“偷袭”。

  日常防湿细节:尿不湿前端往下翻折1-2厘米,既避免摩擦脐部,又能让脐部透气。就像给伤口留个“通风口”,防止闷在尿不湿里潮湿发炎。

  (二)每日清洁:温和消毒,别让分泌物“堵路”

  分泌物清理法:脐带脱落前,可能出现黄色黏液或少量血迹,这是正常愈合表现。但需要每天清理:用75%酒精蘸湿棉签,从脐带根部顺时针轻轻旋转一圈(像拧瓶盖的动作),带走分泌物。关键提醒:一根棉签只能用一次,别反复蘸取!如果没擦干净,换根新棉签再来,就像擦桌子脏了要换抹布。

  消毒持续时间:从出生到脐带脱落都要消毒,脱落后若脐窝有小创面(像小坑),可能持续10天左右愈合。这期间只要有分泌物,就继续用酒精消毒,直到创面完全干燥结痂。结痂后也不要随意将其强行扣下来,让其自然脱落,或经过专业医生观察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观察重点:揪出感染“信号灯”

  脱落时间警戒线:多数宝宝1-2周脱落,若超过2个月还“赖着不走”,赶紧带娃看医生,可能需要专业处理。

  感染征兆识别:看分泌物:脓性(像豆腐渣)、带臭味,或脐部周围皮肤发红、肿得像小包子,一碰宝宝就哭——这是脐炎信号,别犹豫,立即就医!

  警惕全身症状:如果宝宝同时发烧、不爱吃奶,可能感染已扩散,必须马上送急诊。

  (四)细节护理:别让小疏忽酿成大问题

  保暖第一:护理时宝宝肚子裸露,室温保持24-26℃,可以用小被子盖住上半身,只露出脐部操作,防止着凉。

  拒绝“辅助工具”:别往脐部撒爽身粉、涂紫药水!这些东西可能堵塞伤口,反而滋生细菌。保持自然干燥就是最好的办法。

  告别“手欠”行为:脐带快脱落时可能有点松动,千万别用手拽!就像等结痂自然脱落一样,强行剥离会造成出血和感染,耐心等它自己“掉下来”。婴儿在这个阶段皮肤非常脆弱,随意拉拽,很容易对婴儿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险,甚至会留下永久性创伤。

  三、常见疑问解答:新手爸妈的“护脐困惑”

  Q1:脐带脱落后有少量出血正常吗?

  A:正常。就像伤口结痂脱落时可能有点渗血,用酒精消毒后保持干燥,1-2天就会好。如果出血量大(浸湿纱布),及时就医。

  Q2:可以用碘伏代替酒精消毒吗?

  A:建议用75%酒精。碘伏颜色深,可能掩盖感染征兆,且刺激性略强。酒精挥发快,更利于干燥。

  Q3:洗澡时不小心让脐部进水了怎么办?

  A:立即用棉签吸干水分,再涂酒精消毒。观察24小时,若没出现红肿、异味就不用担心。

  四、脐部异常情况处理:记住“三不原则”

  一不拖延:发现感染征兆(如红肿、流脓),别在家观察,立即去新生儿科;

  二不擅自用药:医生可能会开抗生素软膏,别自己涂牙膏、草药等“偏方”;

  三不紧张过度:正常护理下,脐部感染率很低,做好干燥清洁,就能安心度过这个阶段。

  护理宝宝的脐带,就像呵护一朵娇弱的小花,需要耐心和细心。记住“干燥清洁+科学观察”,就能帮宝宝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当看到脐带自然脱落、脐窝变得光滑平整时,你会发现,那些小心翼翼的日子,都是值得的守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