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基因检测vs肿瘤标志物:癌症早筛如何选?湖南医保新政解读

2025-07-31 13:33:45 湖南株洲攸县皇图岭中心卫生院检验科 陈作栋

  2025年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全面启动,为40-74岁居民提供3.2万例重点癌症免费筛查。在肺癌、乳腺癌等六类癌症的筛查中,基因检测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常被提及。面对这两种技术,普通民众该如何选择?了解它们的原理与适用场景,对利用好医保新政下的筛查资源至关重要。

  一、技术原理:两种检测的核心差异

  基因检测通过分析血液或组织中的DNA片段,识别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如肺癌筛查中,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的检测,可提前发现个体的遗传易感性。这种技术能在肿瘤形成前数年甚至数十年提示风险,尤其适用于有家族癌症史的人群。

  肿瘤标志物检测则是通过血液、体液中的特定蛋白质或代谢物水平判断风险。如乳腺癌筛查中的CA153、结直肠癌的CEA,当这些物质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能提示肿瘤存在。但炎症、良性肿瘤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因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二、适用场景:结合湖南新政的筛查实践

  根据湖南省肿瘤医院的数据,2024年项目中7%的阳性检出里,约38%通过肿瘤标志物初筛发现异常,22%结合基因检测确认高危。以肺癌筛查为例,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如CYFRA21-1)是主流方案,而基因检测更多用于有吸烟史、家族肺癌史的高危人群进一步评估。

  如长沙谢先生的案例,通过低剂量CT发现疑似病灶后,基因检测可辅助判断肿瘤分型,指导后续治疗;株洲陈女士的乳腺癌筛查中,超声结合CA153检测快速锁定风险,术后基因检测(如BRCA1/2)则用于评估复发概率。

  三、医保覆盖与选择策略

  湖南医保新政在肿瘤筛查领域实现精准覆盖,将肿瘤标志物检测纳入免费筛查包,如肺癌筛查包含CEA、NSE等关键指标,为大众提供基础保障。不过,基因检测暂未列入免费项目,仅部分高风险人群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可通过特殊病种医保报销。

  选择时可遵循“分层原则”:40-74岁普通人群优先参与新政中的免费肿瘤标志物联合影像学筛查;有家族癌症史、长期接触致癌物等情况者,建议自费补充基因检测;若初筛发现异常(如CEA持续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

  癌症早筛的核心是“早发现”,而非纠结技术优劣。湖南医保新政提供的免费筛查已覆盖最关键的检测手段,居民应先利用好基础项目。基因检测作为进阶工具,需结合自身风险评估理性选择。及时参与筛查,如谢先生、陈女士那样把握早期干预时机,才是对抗癌症的最优解。具体可通过“中国居民癌症防控行动”小程序测评风险,或咨询当地卫生机构制订个性化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