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025-07-31 16:18:27 横州市人民医院 农秀丽

  在现代医学的视野中,心脑血管疾病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关系的深入理解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严峻性

  心脑血管疾病包含了众多令人担忧的病种,像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会感受到胸部的剧痛,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紧紧揪住心脏;心肌梗死更是严重,它可能在瞬间就对心脏造成巨大的损害;中风会导致患者身体的部分功能丧失,可能是肢体的活动障碍,也可能是语言功能的受损。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不再轻松自如,原本简单的行走、穿衣、吃饭都可能变得困难重重。更为可怕的是,它们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是造成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体现在个体的情感、心理适应和心理功能等方面。当一个人心理健康时,他的内心世界处于和谐状态,情绪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而不是被压力轻易击垮。例如,在工作中遇到紧急任务时,心理健康的人会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而不是陷入焦虑和恐慌。

  三、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1.不良心理的危害

  负面情绪如压力和焦虑等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功能发生紊乱。这种紊乱会促使神经过度兴奋,激素释放也变得异常。就像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比如,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其自主神经系统无法正常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身体就像一辆失去控制的汽车,朝着心脑血管疾病的方向驶去。

  2.炎症反应的积聚

  压力对身体有着切实的影响,它会使体内的炎症反应增加。而心脑血管系统在这种炎症反应的影响下,更容易出现病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增高血压

  从精神心理角度来看,情绪紧张、烦躁等心理刺激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一旦被激活,就如同打开了高血压的开关。血压升高后,心脏和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四、心脑血管疾病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反作用

  当心脏出现问题或者大脑的血管堵塞时,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心脏病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记忆等功能都会出现问题。患者可能会变得情绪低落、容易焦虑和抑郁,原本乐观开朗的人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身体的负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五、管理患者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

  1.心理干预

  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与患者深入的交谈,了解患者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例如,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2.社会支持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他们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陪伴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比如,家人可以陪伴患者一起散步、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让患者在患病期间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3.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合理的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充足的睡眠也能够让患者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情绪的稳定。

  4.疾病教育

  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所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当患者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法时,就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在心理上也会更加从容。

  心理健康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只有实现身心同治,才能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让患者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