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烧烫伤,别让快乐的童年留遗憾
好奇心与探索欲是孩子成长和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方式,然而也可能伴随着潜在的危险,烫伤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二大因素,在1-6岁年龄段呈现显著高峰。严重烧烫伤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治疗过程,同样容易给儿童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此外,也影响着儿童生长发育,同时还存在高致残率特点,因此对儿童而言,严重烧烫伤又称之为“不死的癌症”。然而,生活中当孩子不慎烫伤时,许多家长往往会惊慌失措或不知如何应对,甚至可能因处理不当而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学习烫伤相关知识,正确应对和有效预防烫伤至关重要。
儿童皮肤娇嫩,角质层厚度仅为成人的1/3,接触同样条件的热源,烫伤的严重性则远高于成人。
明确烧伤严重程度非常关键:
1.Ⅰ度烧伤:一般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现为局部红斑状、干燥,有烧灼感,无水疱。再生能力强,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2.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浅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形成,内含有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破裂,创面会红润、潮湿、疼痛明显。一般无感染情况下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3.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深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一般无感染情况下3-4周愈合,常有瘢痕增生。
4.Ⅲ度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针刺和拔毛无痛觉。一般3-4周后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创面修复有赖于植皮手术,愈合后多形成瘢痕,甚至畸形。
防大于治,生活中,这些因素容易引发儿童烧烫伤,我们应重点关注!
热液烫伤,例如最常见的热水、热汤等,家长应合理放置,确保儿童无法碰触!此外,特别要提醒各位家长,给宝贝洗澡时,切记先放冷水,再加热水!容易造成接触性烫伤的物品很多,例如电熨斗等,家长需要提高警惕,随时关注宝贝的活动轨迹。火焰烧伤,例如模仿大人使用煤气灶、燃放烟花炮竹等,家长应加强教育,玩耍时尽量陪伴于身旁。电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发生,损害程度较高,家用电器应经常检查,各类插座、接线板等应配备保护装置,防止儿童用手指或金属物捅插电插孔。化学烧伤发生率尽管不高,但如洁厕剂、管道疏通剂,甚至是染发剂等,看似普通的清洁用品、化妆用品,都有可能引发烧伤。“小哪吒”“小敖丙”等卡通形象气球广受儿童喜爱,但此类气球爆炸起火烧伤的事故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因为气球内充入了氢气,一种极其易燃易爆的气体,即使不遇明火,橘子、柚子等水果果皮汁也会让气球爆炸导致烧伤。因此,购买前应确定球内气体性质,否则尽量不要购买,当心气球变炸弹。
烧烫伤发生后10分钟内是急救的黄金时刻,正确的处置能极大地减轻伤害,避免感染或留疤,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1.冲: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快速降温,减少热力对皮肤的持续伤害,缓解疼痛。如果没有流动水,也可以使用矿泉水、河水等代替。
2.脱:轻轻地小心去除衣物,如果衣物粘连,切记不可强行撕扯,避免二次受伤,用剪刀小心地剪开周围的异物,保留粘连部位置,交给医生处理。
3.泡:可将伤口放置于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能充分缓解疼痛,稳定情绪,但大面积烧伤或者意识不清的儿童,避免长时间浸泡,防止失温。
4.盖:用医用敷料覆盖伤口,没有条件也可以用干净毛巾,避免细菌感染,保护伤口。避免使用棉花、卫生纸等,防止沾染伤口难以去除。
5.送:尽快送至规范医疗机构,及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很多家长在儿童烧烫伤急救和处理时仍存在严重误区。
不痛,就是不严重么?反而可能是伤及了更深的组织。冰块降温?尽管能缓解疼痛,但也可能会导致冻伤。挑破水疱?涂抹酱油牙膏?这些错误做法可能会加重伤情、延误治疗,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因此,再次强调,科学规范处置至关重要。
烧烫伤是儿童成长路上的潜在危险,但只要提前预防和正确处理,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让我们用爱和耐心,帮助儿童从小树立安全意识,远离烫伤的危害,健康快乐地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