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避免骨质疏松,老年人骨折后怎样恢复?

2025-08-04 15:51:13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陈雪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是老人不小心骨折了,全家都跟着提心吊胆。尤其是有骨质疏松问题的老人,骨折后恢复起来会更麻烦。别着急,今天就来聊一聊老年人骨折后该怎么恢复。

  一、了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得了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骨头里的矿物质和骨基质慢慢流失,骨小梁变得稀疏,皮质骨也变薄,骨头的强度和韧性大不如前。这种情况,哪怕只是日常的一些小动作,像弯腰、咳嗽,或者不小心轻轻摔一跤,都可能引发骨折,也就是“脆性骨折”。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一)骨量丢失快

  骨折后需要卧床休息,但身体长期不动,骨量会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快速流失。原本老年人的骨头就弱不禁风,这下康复更是难上加难。就好比盖房子,本来材料就不够结实,还不断减少,房子自然很难盖好。

  (二)愈合速度慢

  骨质疏松是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它把骨头的“小窝”——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了,还影响新生骨的生长环境。就像土壤变得贫瘠,种子很难发芽长大一样,骨折后新骨生成缓慢,愈合时间比普通骨折要长得多。

  (三)再次骨折风险高

  一旦发生过脆性骨折,再次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尤其是椎体和腕部骨折后,再发骨折的风险更是显著上升。就像一个地方总是闹水灾,未来发大水的概率也会很高。

  (四)治疗难度大

  骨质疏松的骨头很脆弱,复位时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加重周围骨头和软组织的损伤。而且,传统的骨折固定方法在这些脆弱的骨头上效果也不理想,内固定很容易松动、脱落,就像在沙地里钉钉子,很难钉稳。

  三、骨折后的恢复方法

  (一)骨折的处理

  发现骨折后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骨折部位,防止二次损伤。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骨折情况选择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钢板内固定术)。由于骨皮质变薄、松质骨密度降低,内固定物和骨头之间的“抓力”变小,很容易松动。建议选多角度固定的锁定钢板,它能像“章鱼”一样,从多个方向牢牢抓住骨头;股骨近端旋转稳定髓内钉系统(PFNA)这种贴合紧密、能保存骨量的方式也不错。

  (二)合理药物治疗

  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最好能摄入1000mg钙,可从食物中只能获取400mg左右,所以还得额外补充500-600mg。活性维生素D能帮肠道更好地吸收钙,建议每天摄入800-1200IU。

  抗骨质疏松药物分有促进骨形成的、抑制骨吸收的,还有中医中药。围手术期骨量流失快,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再加上钙剂和维生素D,能更好地保持骨强度,帮助骨折愈合。

  (三)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早期1-2周做肌肉等长收缩和关节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中期2-4周增加主动关节活动和抗阻训练,后期4-6周逐步进行部分负重和平衡训练,逐步恢复肢体功能。根据身体耐受全程避免疼痛和不可过度锻炼,安全第一,锻炼时轻微疼痛是正常现象,若持续疼痛或疼痛加重,应停止锻炼。也可以配合物理疗法如电疗: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一)健康饮食

  日常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蛋黄、瘦肉等,这些都是骨头的“好朋友”。绿叶蔬菜里也有不少钙,还含有其他营养物质,对身体也很好。戒烟酒,以免吸烟、过量喝酒导致骨质加速流失。

  (二)适度运动

  很多老年人觉得骨折了就得一直躺着,其实适当运动对恢复有好处。进行关节活动、肌肉收缩等,既能防止肌肉萎缩,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骨头愈合。等逐渐恢复就可以出去晒晒太阳,散散步了。

  (三)安全预防

  打造无障碍居家环境,撤走地毯等障碍物,安装扶手,走道光线充足,地面避免湿滑、保持平整,穿防滑的鞋子等减少跌倒的风险。

  (四)定期复查

  骨折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定期去医院复查必不可少。医生能通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的情况,看看有没有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变化,有不舒服的地方,随时告诉医生。

  老年人骨折后恢复,对抗骨质疏松是关键。希望大家能把这些知识记在心里,让家里的老人骨折后能尽快恢复健康,安享幸福晚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