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乳牙蛀了要补吗?不同阶段龋齿的“处理攻略”

2025-08-07 10:43:11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口腔科 闫小静

  “孩子的乳牙迟早要换,蛀了不用补”——这是不少家长的误区。事实上,乳牙龋齿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让孩子遭受牙痛折磨,还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咀嚼功能甚至面部骨骼生长。据统计,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70.9%,但治疗率不足30%。乳牙龋齿到底要不要补?不同阶段的龋齿该如何处理?

  一、乳牙龋齿:比想象中更“伤”孩子

  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矿化程度低,一旦发生龋齿,进展速度比恒牙快得多。很多家长认为“乳牙会换,无需治疗”,却忽视了龋齿的连锁危害:

  首先,剧烈疼痛影响生活。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牙髓炎,孩子可能因牙痛哭闹不止、拒绝进食,长期下来导致营养不良。其次,影响恒牙发育。乳牙龋齿若损伤牙根,可能导致继承恒牙萌出位置异常、牙釉质发育不全,增加恒牙龋齿风险。此外,破坏咀嚼和发音功能,单侧龋齿会让孩子养成偏侧咀嚼习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前牙龋齿则可能影响发音清晰度,进而影响孩子的社交自信。

  二、不同阶段乳牙龋齿的处理方案

  乳牙龋齿的治疗需根据龋坏程度“分级处理”,早发现、早干预能避免病情恶化。

  1.浅龋(釉质龋):及时干预,阻止进展

  浅龋仅累及牙釉质,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孩子无明显疼痛。

  处理方式:此时无需补牙,可通过涂氟治疗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同时加强口腔清洁——每天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甜食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龋坏是否进展。

  2.中龋(牙本质浅层):及时补牙,防止恶化

  龋坏已突破牙釉质,累及牙本质浅层,牙齿表面出现明显龋洞,孩子可能在进食冷热食物时感到轻微酸痛。

  处理方式:必须及时补牙。医生会清除腐坏的牙体组织,然后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等材料填充龋洞,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玻璃离子材料释放氟离子,适合乳牙修复;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牙齿,适合前牙美观修复。若不及时处理,龋坏会迅速向深层发展,引发牙髓炎。

  3.深龋(牙本质深层):保护牙髓,避免感染

  龋洞较深,接近牙髓腔,孩子对冷热刺激敏感,咀嚼时疼痛明显,但未出现自发性疼痛(无刺激时疼痛)。

  处理方式:需判断牙髓是否受损。若牙髓未暴露且无炎症,医生会清除腐坏组织后,在牙髓表面覆盖一层保护牙髓的药物(如氢氧化钙),再进行补牙;若牙髓已出现轻微炎症,需先进行间接盖髓治疗,观察1-2周无异常后再补牙。此阶段若拖延,极易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4.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保留乳牙

  龋坏已侵犯牙髓,孩子出现自发性剧烈疼痛、夜间痛,或牙龈出现脓包(根尖周炎表现),甚至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方式:需进行乳牙根管治疗。很多家长担心“根管治疗影响恒牙”,实则不然——乳牙根管治疗仅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不会损伤恒牙胚。治疗后,医生会用树脂或预成冠修复牙齿,恢复咀嚼功能。若乳牙严重松动、无法保留,需在拔牙后佩戴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保证恒牙有足够空间萌出。

  三、乳牙龋齿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预防乳牙龋齿,需从孩子萌出第一颗牙开始:

  坚持科学刷牙:孩子萌出第一颗牙后,家长就应用指套牙刷或纱布清洁牙齿;3岁后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约米粒大小),家长帮助刷牙至6岁以上;每天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定期涂氟和窝沟封闭:3-6岁儿童每3-6个月进行一次涂氟;乳磨牙萌出后(约3-4岁)及时做窝沟封闭,阻止食物残渣堆积,降低龋齿风险。

  控制饮食与习惯:减少糖果、蛋糕、碳酸饮料等甜食摄入,避免夜间含奶瓶入睡(“奶瓶龋”是婴幼儿常见龋齿类型);每半年带孩子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乳牙虽会替换,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对待乳牙龋齿,家长应摒弃“不用管”的错误观念,根据龋坏阶段及时干预,才能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和生长发育。记住:乳牙健康,恒牙才能更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