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麻醉流程揭秘:从静脉注射到清醒
在医院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早成常做检查。不少人纳闷:打一针就睡过去,醒了检查就完了,这到底咋回事?今天就来给大伙讲讲这麻醉的整个过程。
一、术前准备
做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准备工作得按规矩来。检查前6到8小时不能吃任何东西,前2小时连水也不能喝,这是怕麻醉时胃里的东西反流进气管,出危险。还有,麻醉医生会提前过来聊聊,问问有没有高血压、哮喘,对什么药过敏,以前麻醉顺不顺利,特别是肥胖患者和老年人(70岁以上),看看一些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生化等,这叫术前评估,是给麻醉安全画个底线。进了检查室,护士会先在胳膊上扎个留置针,麻醉药就从这进去。手指上夹子测血氧,接上鼻导管吸氧,胸口贴电极片做心电图,胳膊上绑着血压计,旁边还有一台接着管子的麻醉机。这些设备全程盯着,随时监测身体的情况。
二、麻醉实施
做麻醉时,医生会先从输液的管子里推一点点让人放松的药,让你不那么紧张。接着,就得用丙泊酚了,这药是乳白色的,医生们都叫它“牛奶”。这药特别管用,推完半分钟到一分钟,你就会觉得眼皮越来越沉,好像有人轻轻按了一下开关,一下子就睡着了,快得很,醒得也快。 有人怕打针疼,其实扎针的时候可能有点胀,跟平时输液差不多,药打进去后基本就不疼了。医生会按你的体重、年龄算好用量,如50公斤的人,“牛奶”一般15到20毫升就够了,再加少量芬太尼类镇痛药就能睡得很沉。
三、术中保障
等患者睡熟了,麻醉医生就守在边上,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监护仪上跳个不停的数字:血压得稳住,不能波动大于平时血压的30%;血氧饱和度得卡在95%以上;呼吸频率也得匀着,每分钟12到20次才行。要是血压掉下来,马上推升压药;血氧不够了,赶紧托下颌加大给氧。这时候胃肠镜医生专心做检查,麻醉医生就像个“安全守护神”,靠着药物调控,让患者一直处在“不疼、不记事儿、生命体征稳当”的状态。整个检查下来,患者啥感觉没有,不疼,也压根记不住检查时的任何事儿。
四、术后苏醒
离检查结束还有五到十分钟,麻醉医生就不再给药了。丙泊酚这药代谢得快,像水渗过沙子,肝脏会很快把它分解排出去。十来分钟病人就自己醒了,可能有点晕,大部分会说做了个梦,倒不会像宿醉那样难受。醒了就送到恢复室,再观察半小时光景。只要能清楚回答问题、自己能走路,就能出院了,老年人和小孩要有一个人陪着。要记着,当天别开车、骑车,这些药完全排干净得24小时。
五、关于安全
不少人总怕麻醉会让人变迟钝,其实没证据说单次用丙泊酚会影响记性。临床数据显示,无痛胃肠镜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才0.001%,比得普通感冒风险还小。现在每年都有三千多万人做无痛胃肠镜检查。这种让人不遭罪的检查方式,把以前让人畏惧的内镜检查变得舒服多了。仔细看看流程,从扎针到醒过来,每一步都有专业的人照着,就跟睡了个不疼的午觉似的,醒过来,健康检查就做完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