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躺久了手脚“发僵”,康复锻炼从“翻身”开始
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如果躺的时间久了,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手脚变得“发僵”,活动时关节僵硬、无力,甚至稍微动一下就疼痛难忍。其实,这是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问题。那该如何康复呢?可以从最简单的“翻身”开始!
一、卧床过久,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
长期卧床不动,身体会悄悄出现一系列变化,导致手脚“发僵”和功能下降。
1.肌肉“缩水”: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得不到锻炼,会逐渐萎缩,力量明显减弱,甚至连一些简单动作都变得困难。
2.关节“生锈”:关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周围的韧带、肌腱会逐渐粘连,灵活性下降,活动时会感到僵硬、卡顿。
3.血液循环变慢:卧床时身体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氧、水肿,进一步加重肢体的不适感。
4.呼吸功能受影响:长期平躺会使肺部扩张受限,痰液不易咳出,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及氧气供应,延缓身体恢复。
二、翻身是康复锻炼的基础
翻身看似简单,却是ICU患者康复锻炼的基础,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1.翻身的作用:定时翻身能改变身体的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风险;同时能促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降低肺部感染可能;还能让患者逐渐适应肢体位置的变化,为后续康复锻炼做准备。
2.翻身的正确方法:翻身时需在他人协助下进行,操作者站在需要翻转的一侧,先将患者的双腿屈膝,再一手托住患者的肩部,另一手托住臀部,缓慢将其转向对侧,避免用力拉扯肢体;翻身后在患者背部、腿部垫上软枕,保持舒适体位,同时确保肢体处于功能位。
3.翻身的频率: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一般每间隔一段时间翻身一次,具体频率需由医护人员根据病情确定,既保证效果,又避免过度翻动影响病情稳定。
三、从翻身到肢体活动
在翻身的基础上,可逐步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进一步改善手脚“发僵”的情况。
1.被动活动关节:由他人协助进行肢体关节活动,如活动手腕、脚踝,屈伸肘关节、膝关节等。活动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强行拉扯。
2.主动收缩肌肉:患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自己收缩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如用力握拳再松开,绷紧大腿肌肉后放松。
3.床上坐姿训练:在医护人员评估后,可逐渐抬高床头,从半卧位过渡到坐姿。刚开始每次坐的时间不宜过长,适应后再慢慢增加。
四、康复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1.评估先行:所有康复锻炼都需在医护人员评估病情后进行,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体力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不可盲目进行。
2.观察反应:锻炼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呼吸急促、心率明显加快、面色苍白、出汗或疼痛加剧等情况,需立即停止锻炼,并告知医护人员。
3.配合治疗:康复锻炼需与其他治疗相配合,如患者正在接受机械通气、输液等治疗,翻身和活动时要注意保护管道,避免牵拉、脱落。
4.家属协助要点:家属在协助患者锻炼时,需先向医护人员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动作轻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