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保健科普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这段时间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更年期只是女人健康老龄化的一个自然现象,而不是病,这是防病的最佳时期,就能更好的准备,为自己或身边的她给予支持和关心,顺利度过人生中这个重要的“十年”。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和反应
1.近期症状
(1)月经紊乱: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在绝经前,女性的月经周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经期也可能会持续时间长、经量变多或变少。
(2)血管舒缩失调症状: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可能会出现潮红、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
(3)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出现如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
(4)精神神经症状:围绝经期妇女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情绪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
2.远期症状
(1)泌尿生殖器绝经后综合征:>50%的绝经期女性会出现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出现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及反复阴道感染,排尿困难、尿痛、尿急等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
(2)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使骨质吸收增加,导致骨量快速丢失,而出现骨质疏松。
(3)阿尔茨海默病:绝经后期妇女比老年男性患病风险高,可能与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4)心血管病变: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较绝经前明显增加,可能与雌激素低下有关。
二、如何应对绝经症状?
我们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于更年期综合征,个体化治疗是关键,一般采用的方案包含饮食运动调整、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
饮食运动调整:合理膳食习惯,提倡少油、少盐、控糖、限酒,清淡饮食,注意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坚果、深色蔬菜等,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推荐每日1500-1700毫升的饮水量(约7-8杯),保证营养均衡摄入是预防相关性疾病的重要一步。同时,在调整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可缓解更年期的相关症状,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功能。
调整心理:日常可以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广场舞、有氧运动等,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如果无法自行排解,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药物治疗的帮助,尝试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帮助疏导不良情绪和调整不良认知。
药物治疗:
(1)激素补充治疗,有适应证且无禁忌证时选用激素补充治疗是针对绝经相关健康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但使用雌激素需谨慎。在使用之前应与医生充分利弊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一旦用药,必须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并按时进行复查,定期评估。
(2)钙与维生素D补充剂: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减少,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科学补钙应做到以下3点:食补优于药补、宜早不宜晚、维生素D不能少。补钙是长期过程,存在累积效应,在进入更年期前补钙效果更优。每日口服钙片,可减缓骨质丢失。成人18-50岁每天应摄入800毫克钙,50岁以上成人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钙。
(3)“三高”用药要趁早: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三高”等问题。“三高”早期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
(4)更年期抑郁、失眠应重视: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解决困扰会导致生活质量变差,一定不要放任不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抑郁抗失眠的药物。
(5)中草药和中成药:除了西药治疗外,辨证使用中医药调理,合理选用验方治疗,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菟丝子、牡丹皮、酸枣仁等中草药具有补肾阴、清热退潮热和安神等作用。
更年期持续时间可能5-10年,不同的阶段更年期综合征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说更年期不能预防,也是每位女性都绕不过去的“坎”,但是女性朋友们也不要太过焦虑,以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去面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再配合用药,症状逐渐就会有所改善,优雅地度过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十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