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操作

2025-08-20 09:14:10 隆安县人民医院 谭玲美

  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创伤,多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重物砸伤等意外情况引发。颈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损,不仅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还会对呼吸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颈髓损伤可能累及支配呼吸肌的神经,导致呼吸肌无力或麻痹,进而引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排痰困难、肺部感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中的关键操作吧!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分泌物 颈髓损伤患者由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在气道内积聚,造成气道阻塞。护理人员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要注意保持患者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扭曲颈髓加重损伤。拍背时,手掌呈杯状,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轻轻叩击患者背部,每次叩击3-5分钟,通过震动使痰液脱离气道壁,便于咳出。

  正确使用吸痰装置 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自行咳出困难时,需要及时使用吸痰装置进行吸痰。吸痰前,要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负压是否合适,一般成人吸痰负压为40.0-53.3kPa。吸痰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气道,遇到阻力后稍向上提拉再旋转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避免长时间吸痰导致患者缺氧。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以先向气道内滴入少量生理盐水进行湿化,再行吸痰。

  二、体位管理

  合适的床头高度 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这种体位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改善呼吸功能。同时,还能减少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反流至气道的风险,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调整床头高度和患者体位,避免局部皮肤受压过久导致压疮。

  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伸展 颈髓损伤患者的颈部稳定性较差,过度屈曲或伸展颈部可能会加重颈髓损伤,影响呼吸功能。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使用颈托或沙袋等固定颈部,保持颈部在中立位。在协助患者翻身、移动时,要由一人固定头部,其他人协同完成动作,确保颈部不发生扭曲或过度移动。

  三、氧气吸入

  根据病情选择吸氧方式 对于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轻度缺氧患者可以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4L/min;中度缺氧患者可使用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6L/min;重度缺氧或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有创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维持机体氧供。

  密切观察吸氧效果 在患者吸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困难加重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要及时查找原因,调整吸氧方式或参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吸氧管道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湿化瓶中的蒸馏水,防止交叉感染。

  四、呼吸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用嘴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将气体排出。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增强膈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缩唇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训练也是常用的呼吸锻炼方法。患者用鼻子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笛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要长于吸气时间,一般呼气与吸气时间比为2:1。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进行3-4次。缩唇呼吸可以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有利于气体交换。

  五、结束语

  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护理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同时,患者和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通过科学、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可以降低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