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身体“积水”:干体重管理透析患者的“排水密码”
在透析室,经常会看到一些患者因为体重超标而愁眉苦脸,不是胖瘦问题,而是体重没有控制好,身体就像背着一袋袋看不见的水。水分积得多了,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透析时还会出现头晕、抽筋、低血压等情况。想要身体轻盈,掌握好“干体重”的管理,就是学会了排水的“密码”。
干体重,简单讲就是身体里没有多余水分,也不缺水时的体重,它是每个透析患者的“黄金数字”,也是透析方案的关键依据。干体重没有测定准,就像拿错尺子量布,透析再努力,也难以达到好效果。
为什么会有积水呢?透析病人因为肾功能变差,身体排水能力也变差,喝水和吃盐后想排出去都很难,只能依赖透析帮忙“排水”。但透析是断断续续的,三天两头才做一次,中间的日子就像是往水缸里加水,不知不觉就满了。特别是吃盐太多,身体就像海绵一样吸水,体重一点一点地涨起来。
干体重管理也就是找到那个“刚刚好”,太低人血压就容易降得太快;太高身体会积水,心脏和血管都会受累。干体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营养状况、病情变化、季节变化而改变,所以病人和医生、护士就像调试乐器一样,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尝试。
想要稳住体重,饮食是第一关,盐吃多了,身体就紧紧抓住水分不放。甜饮料、汤汤水水看似无害,其实是隐藏的水源。透析患者一天能喝的水很少,吃饭喝水都要算在内,要把摄入的量把握好,才能不让透析那天“超标”。养成细心记录的习惯,把每一口水、每一勺汤都算清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身体的“水分记忆”,更容易维持稳定状态。
除了控盐限水,日常监测体重也很重要。早上起床,排空小便后,称一下体重,记录下来,就能看出这几天的水分变化。体重涨得快,说明水分摄入过多,就要及时调整饮食和饮水。等到浮肿、呼吸急促才察觉,那就晚了。坚持每天称重,就像给身体装上“预警灯”,一旦出现异常,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透析日的“排水密码”是:把多余的水清掉,又不能抽得太急太多。一次抽取太多水,就可能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心律不齐,还可能影响大脑供血。如果出现头晕、呕吐或不舒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他们能更有效地帮助你。
身体“积液”就像背着个大包走路,时间一长,膝盖疼,心也累。干体重管理就是天天在生活的小事里,把那些多出来的水分留在体外,身体也舒服些。记住啊,这个“密码”不是难懂的医学公式,而是你和医护团队一起慢慢找出来的关键数字,守住它,日子才能过得舒坦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