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却头晕竟是低血糖,社区护士教你“血压血糖双监测”
很多人以为头晕一定是高血压或低血压引起的,尤其在社区门诊中,患者一感到头重脚轻就赶紧量血压,如果血压正常便以为没事。但实际上,低血糖也是导致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糖尿病患者、长期不规律进食者以及高强度运动后的人群中更为多见。低血糖发生时,如果只监测血压而忽略血糖,容易延误处理时机,甚至引发意识丧失、抽搐等严重后果。社区护士在日常健康管理中,常常会指导居民同时进行血压和血糖的监测,以便及时识别问题并采取干预。
一、低血糖的机制与常见诱因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生理范围,通常以静脉血糖低于3.9mmol/L为诊断参考。当血糖过低时,大脑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手抖、视物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常见诱因包括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进餐延迟或食量不足;剧烈运动消耗过多葡萄糖;饮酒抑制肝脏产糖功能;感染、发热等急性应激状态下能量消耗增加等。
二、血压正常时低血糖的识别要点
当出现头晕等不适时,如果测量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并不能排除低血糖的可能。这时应观察伴随症状,例如是否有心慌、手抖、出汗、乏力等,同时结合当天饮食和用药情况判断风险。如果患者为糖尿病人群或有低血糖史,尤其是在空腹、餐后数小时或运动后出现症状时,更应考虑血糖异常的可能。便携式血糖仪可快速检测毛细血管血糖,是社区和家庭中识别低血糖的重要工具。
三、血压与血糖的双监测意义
单纯依赖血压监测容易漏诊低血糖等代谢性问题,而单纯关注血糖又可能忽略血压波动带来的心脑血管风险。社区护士在健康宣教中强调双监测的意义,即在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时,同时测量血压和血糖,通过两组数据综合分析,既可发现高血压危象,也能识别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过大,指导下一步处理。
四、社区护士的干预与指导
社区护士在日常随访中,不仅关注居民的血压、血糖数值,还会详细询问饮食规律、运动习惯、用药情况及近期不适症状,并指导居民建立自我监测记录表,将每天的血压、空腹及餐后血糖、特殊症状一并记录,便于长期趋势分析。对于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会强调随身携带葡萄糖片、糖果或含糖饮料,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可立即口服快速升糖食物,并在症状缓解后补充可延长血糖稳定的主食类食物。
五、预防低血糖的生活策略
预防低血糖的关键在于规律饮食、合理用药和监测血糖。饮食方面建议三餐定时定量,必要时加餐,尤其在运动前或服用降糖药后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医嘱,不随意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运动时需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提前补充食物,并随身携带应急糖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