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的慢阻肺患者压疮和肺部感染的护理预防要点
慢阻肺患者因呼吸衰竭长期卧床时,正遭遇压疮和肺部感染这两个隐蔽杀手。患者常被咳喘困扰,易忽视皮肤与床褥接触处及痰液积聚的危险。压疮发展极快,72小时就可能从泛红恶化为深溃疡,多在骨骼突出处出现。肺部感染则趁虚而入,痰液坠积成细菌温床,感染后血氧骤降比急性发作更迅猛。更糟的是二者相互加重,压疮引发的炎症加重肺部负担,肺部感染导致的缺氧又削弱皮肤修复力。因此,家庭护理者掌握预防技巧,对延长患者生命、保障其舒适与尊严至关重要。
一、认识压疮:皮肤的“沉默抗议”
压疮,俗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而形成的溃疡。对于长期卧床的慢阻肺患者而言,他们往往因呼吸困难而活动受限,加之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等因素,压疮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压疮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受压部位会出现红斑,用手指按压后不会褪色,这是皮肤发出的第一个预警信号。若此时未及时干预,红斑会逐渐变成紫红色,皮肤出现硬结或水疱,进而破溃形成溃疡。严重时,溃疡可深达骨骼,引发全身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二、压疮预防:细节决定成败
(一)定时翻身:打破压迫的“恶性循环”
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建议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可以使用翻身枕或软枕支撑患者的身体,使受压部位交替放松。例如,左侧卧位时,在背部、腰部、膝关节处放置软枕,减轻左侧髋部、肩部的压力;右侧卧位时则同理调整。
为了避免遗忘翻身时间,可设置闹钟作为提醒,同时记录翻身的时间和体位,形成规律的翻身习惯。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在翻身时要特别注意检查皮肤状况。
(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营造健康的“皮肤环境”
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汗,尿液、粪便也可能污染皮肤,这些都可能诱发压疮。因此,要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等。擦拭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摩擦皮肤。
若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要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和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在更换床单时,要注意避免牵拉患者的身体,防止皮肤损伤。
(三)合理使用减压设备:减轻局部压力
选择合适的床垫是预防压疮的重要环节。气垫床、水床等减压床垫可以通过分散压力,减轻局部皮肤的受压程度,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建议使用气垫床,并定期检查气垫床的充气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还可以使用减压垫、足跟垫等辅助设备,保护易受压的部位。例如,在患者的骶尾部放置减压垫,在足跟处放置足跟垫,减轻这些部位的压力。
(四)加强营养支持:为皮肤修复“添砖加瓦”
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和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受损,能量消耗增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饮食上,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三、警惕肺部感染:呼吸的“潜在危机”
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痰液不易咳出,容易积聚在肺部,引发感染。此外,慢阻肺患者本身肺功能较差,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
肺部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肺部感染预防:守护呼吸的“畅通之道”
(一)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清洁无阻”
协助患者有效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对于能够自主咳嗽的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可以用手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护理者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每次拍打3-5分钟,每天2-3次。
如果患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以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可以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在进行雾化吸入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营造良好的“呼吸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干燥,有利于痰液排出。
此外,要避免患者接触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有害物质,防止呼吸道受到刺激,引发感染。
(三)合理氧疗:维持正常的“氧气供应”
慢阻肺患者常伴有缺氧症状,合理的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氧疗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控制吸氧流量和时间,避免氧中毒。
在氧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同时,要保持氧气管通畅,定期更换氧气管和湿化瓶,防止感染。
(四)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的“防御能力”
除了加强营养支持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协助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要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护理者在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必要时佩戴口罩和手套。
五、结论
长期卧床的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压疮和肺部感染的预防需要护理者的耐心和细心。通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合理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通过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增强免疫力等方法,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