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加强自我管理,稳定控制冠心病

2025-08-25 09:22:25 平南县平山镇中心卫生院 马艳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痉挛甚至是堵塞,无法保证心肌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多样化的症状和表现,如胸闷、胸痛、心悸、呼吸短促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对大众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影响。目前,冠心病属于我国常见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遵医嘱治疗后疾病能够得到稳定控制,但是由于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对预后来说意义重大。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确保疾病良好控制呢?

  一、加强认知

  提到冠心病大众并不陌生,但是一般人群对冠心病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影响因素等了解得并不多,也不了解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会影响疾病的控制效果。因此建议患者可从正规渠道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自身健康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有理性的认知,详细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提高对疾病重视程度,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切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物,并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确保疾病的良好控制。此外,提高自身认知也能够一定程度缓解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控制有利。

  二、良好的生活管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健康的关键,特别是冠心病的控制和饮食关系密切,发生冠心病后,需要控制热量、脂肪的摄入量,避免超重增加心脏负担,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鱼油、橄榄油等,减少炎症并确保血脂稳定控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尽量保持低盐饮食,稳定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担,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及优质蛋白的摄入。此外吸烟及饮酒对冠心病控制不利,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因此建议冠心病患者戒烟,控制疾病发展。酒中含有的乙醇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会导致疾病进展或增加心绞痛发生频率,因此饮酒也需要严格控制,最好少喝或者不喝。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的睡眠,保持机体健康程度,冠心病在寒冷或炎热的季节发病风险高,患者需要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异常天气造成不良影响。

  三、运动管理

  运动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肥胖、三高、运动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超重会明显增加冠心病风险,因此减重也是冠心病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运动,并保证合理的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可选择慢跑、太极、散步等中等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建议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自身耐受情况,例如测定运动时心率了解运动强度是否适宜,以患者不感觉劳累为宜,运动强度可慢慢递增。通过运动能够稳定控制血压、血糖并促进血脂和体重降低。此外,必要者建议接受心脏康复锻炼,强化心脏功能,能够尽量控制疾病紧张,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需要注意,心脏康复锻炼务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需要保证安全有效。

  四、压力管理

  疾病的发生会影响患者情绪状态,长期存在压力会引发心理应激,增加心脏代谢风险,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控制不利。冠心病发生后,需要长期用药指导,还需要改变原有的生活、饮食习惯,加之疾病引发的不适感,极易引发不良情绪。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对疾病控制至关重要。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较高,且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发生后,会明显提升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和猝死风险。因此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情绪管理,可借助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求助于专业的医师,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五、定期复查

  冠心病患者需要遵从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可以通过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了解病情变化,便于医师能够根据疾病情况调节用药方案,保证疾病治疗效果。此外冠心病患者需要了解出现何种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保证自身安全。

  冠心病是现阶段发生率较高的慢性病,确诊者除了遵医嘱用药外,加强自我管理对疾病控制尤为重要。患者需要增强疾病认知,并保持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或进行康复锻炼,定期进行复查,能够保证疾病控制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