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不可怕,一文读懂肠道健康的“照妖镜”
“一想到肠镜检查就浑身紧张、害怕……”在消化内科门诊,这样的顾虑十分常见。然而,作为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肠镜检查被称为肠道健康的“照妖镜”。及时做肠镜检查可使结直肠癌死亡率降低60%以上。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肠镜检查的神秘面纱,让你明白:这项检查真的没那么可怕。
一、肠镜是什么?为何它不可替代
肠镜是一根长约1.3米、直径约1厘米的柔软软管,前端装有高清摄像头和光源,可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结肠,直至回盲部,清晰观察肠道内壁的细微变化。与CT、钡餐造影等检查相比,肠镜的独特优势在于:不仅能直观看到病变,还能同步取活检、切除息肉,实现“检查+治疗”一体化。
结直肠癌的发展堪称“漫长潜伏”:从息肉到癌变通常需要5-10年。在这个过程中,肠镜能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从源头阻断癌变。患者等到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肠镜检查全程解析,消除你的顾虑
(1)检查前准备是关键,也是大家觉得麻烦的环节。检查前1-2天需吃少渣食物,避免蔬菜、水果、肉类;检查前6-8小时服用泻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便,直至排出清水样便。
(2)检查中体验比想象中轻松。普通肠镜中,医生会通过软管向肠道充气以撑开肠管,可能会有腹胀或轻微疼痛,但大多数人可以耐受;无痛肠镜则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全程无不适感,检查结束后5-10分钟即可苏醒。整个检查过程通常只需10-30分钟,若发现息肉并切除,时间会稍长。
(3)检查后注意:普通肠镜后可能有轻微腹胀,排气后会缓解;无痛肠镜当天需有人陪同,24小时内避免开车、高空作业;若进行了息肉切除,需遵医嘱禁食1-2天,避免剧烈运动。
三、哪些人必须做肠镜?多久做一次
高危人群应主动筛查:40岁以上人群;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一级亲属患病,本人风险增加2-3倍);有肠道息肉病史、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长期便秘、腹泻、便血、腹痛,或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者。
筛查频率需个体化:一般人群40岁后做第一次肠镜,若正常可每5-10年复查;高危人群建议每3-5年检查一次;肠道息肉切除后,需根据息肉类型遵医嘱复查。
四、关于肠镜的常见误区,一次说清
“做肠镜会损伤肠道”是常见误解。肠镜软管柔软且操作由专业医生完成,损伤风险极低(发生率不足0.1%)。“无痛肠镜麻醉有风险”也无需过度担心,麻醉剂量小、时间短,对健康人群来说安全性很高,术前医生会评估身体状况排除禁忌。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它的健康与我们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肠镜检查不是“酷刑”,而是守护健康的“利器”。与其因恐惧拖延,不如主动迈出第一步——毕竟,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负责任的选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