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基层常见病的预防攻略
“春天刚暖就感冒,夏天吃坏拉肚子,秋天干咳停不了,冬天血压总超标”——这是不是你和家人的健康写照?其实这些病大多能通过科学预防避免,今天就送上这份“四季健康日历”,让你拥有健康身体。
一、春季防流感,做好3件事少生病
春天忽冷忽热,花粉又多,最容易被流感“盯上”。
预防攻略:(1)疫苗别落下。每年10-11月打流感疫苗最好,春天没打的老人、孩子和慢性病患者,补种仍能防重症。(2)阻断传染链。咳嗽打喷嚏用手肘挡,家人感冒分餐用公筷,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门把手、手机勤用酒精擦。(3)健康饮食很关键。早餐加个鸡蛋、喝杯牛奶,每天晒15分钟太阳补维生素D,比吃补品实在。
小贴士:家里备点退烧药,但发烧别乱吃抗生素——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没用还伤肠胃。
二、夏季防腹泻,管好嘴巴是关键
夏天天热,食物易变质,加上贪凉喝冰饮、吹空调,腹泻、肠胃炎成了门诊“常客”。
预防攻略:(1)食物别“偷懒”。剩菜放冰箱别超24小时,吃前彻底加热。凉拌菜现做现吃,街头卤味、隔夜西瓜风险高,尽量别碰。(2)少贪凉护肠胃。冰饮别直接灌,放常温5分钟再喝。空调别低于26℃,睡觉盖好肚子,别让冷热交替刺激肠胃。
小贴士:腹泻后别只喝白开水,药店买“补液盐”冲水喝防脱水。拉得勤、发烧或带血,赶紧就医别硬扛。
三、秋季防咳嗽,润燥保暖双管齐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咽炎、咳嗽特别多。
预防攻略:(1)润燥饮食润喉咙。每天喝够1500毫升温水,早餐煮点银耳百合粥、梨水,少吃辣椒和油炸食品。(2)防过敏避刺激。秋天花粉、尘螨多,过敏体质出门戴口罩,回家及时换衣服。家里用加湿器,每周用白醋清洁防霉菌。(3)保护薄弱处。早晚出门戴围巾护脖子和胸口,别穿露脐装。骑电动车戴防风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喉咙。
小贴士:咳嗽别盲目用抗生素,白痰可能是燥或过敏,黄痰伴发烧可能有感染。干咳超2周,要排查哮喘或咽炎。
四、冬季防心脑问题,保暖+监测别少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低温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上活动少、饮食油腻,12月到次年2月心梗、脑梗患者明显增多,60岁以上老人要格外注意。
预防攻略:(1)重点部位保暖。出门戴帽子、围巾、手套,穿防滑鞋。室内温度保持18-22℃,洗澡前先开浴霸预热,别突然从冷到热。(2)血压盯紧点。高血压患者每天固定时间测血压(早上起床后、晚上睡前),收缩压波动超20mmHg就找医生调药。冬天千万别擅自停降压药。(3)别“猫冬”不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在室内做太极、八段锦等轻运动,每次20分钟。晨起别猛起床,先躺5分钟再坐起。
小贴士:饮食少盐少糖,每周吃2-3次深海鱼补营养。家里备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老人最好每天测一次。
说到底,四季防病核心就8个字,“顺应时节,关注细节”。有了这份健康日历,建议全家一起行动,让健康陪伴每个季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