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踝关节扭伤后遗症:康复训练重建“脚踝稳定性”

2025-09-01 09:48:07 重庆市民政中西医结合医院 陶丛英

  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扭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情况,很多人都有过崴脚的经历。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扭伤后疼痛和肿胀消退,就意味着完全康复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少人在踝关节扭伤后,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影响脚踝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今天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踝关节扭伤后遗症以及如何通过康复训练重建脚踝稳定性。

  一、认识踝关节扭伤后遗症

  (一)常见后遗症表现

  踝关节扭伤后,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其中,脚踝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这种疼痛可能在活动时加重,尤其是长时间行走、跑步或上下楼梯时。另外,脚踝不稳定也是常见后遗症之一,患者会感觉脚踝容易再次扭伤,走路时好像“踩不稳”。还有可能出现肿胀,即使没有再次受伤,脚踝也会时不时地肿胀,影响外观和活动。

  (二)后遗症产生的原因

  后遗症的产生主要与扭伤时关节周围的组织损伤有关。当踝关节扭伤时,可能会损伤到韧带、肌腱、肌肉等组织。如果在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充分的休息,这些受损组织就难以完全恢复,从而导致后遗症的出现。例如,韧带损伤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复,会使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再次扭伤。

  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一)恢复关节功能

  康复训练是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核心环节,其价值远超基础活动练习。科学的训练方案会围绕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三大核心目标展开:通过弹力带抗阻训练增强胫前肌、腓骨长短肌等脚踝周围肌群力量,能强化关节支撑力,显著减轻日常活动中踝关节承受的压力,从根源缓解疼痛与晃动不稳;借助踝关节画圈、屈伸等灵活性训练,可逐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打破僵硬束缚;再配合单脚站立等平衡训练提升稳定性,三者协同作用,能帮助踝关节逐步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为回归日常行走、运动等活动筑牢基础。

  (二)预防再次扭伤

  重建脚踝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再次扭伤。当脚踝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后,关节在运动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平衡,减少意外扭伤的风险。这对于经常参加运动或需要长时间行走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三、康复训练的阶段与方法

  (一)早期康复训练(伤后1-2周)

  在扭伤后的早期,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此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脚趾的屈伸运动,通过活动脚趾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还可以进行脚踝的被动活动,即在他人的帮助下,缓慢地活动脚踝,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但要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二)中期康复训练(伤后2-4周)

  随着损伤的逐渐恢复,可以开始进行一些主动的肌肉训练。例如,进行脚踝的背伸和跖屈运动,即脚尖向上和向下的运动,每次可以进行多组,每组多次,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还可以进行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脚踝的内外翻训练,以增强脚踝周围肌肉的力量。

  (三)后期康复训练(伤后4周以后)

  在后期,康复训练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脚踝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可以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先从较短的时间开始,逐渐延长站立时间。还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模拟日常活动的动作,如上下楼梯、跑步等,以提高脚踝在实际运动中的适应能力。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的“循序渐进”是保障踝关节安全恢复的关键原则,切忌因追求快速效果而盲目冒进。初期应从低强度、简单动作入手,比如缓慢的踝关节屈伸、无负重平衡练习,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让关节和肌肉逐步适应;随着疼痛减轻、活动度提升,再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如加入弹力带抗阻、延长单脚站立时间等。若初始就进行高强度训练,易超出踝关节耐受范围,可能引发韧带二次拉伤或肌肉劳损,反而中断康复进程,甚至留下长期不适隐患。

  (二)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在踝关节康复训练中,保持正确姿势与动作是避免二次伤害的核心。错误姿态不仅会偏离训练目标,还可能额外加重关节负担,引发新损伤。比如做弹力带抗阻训练时,需确保弹力带固定位置合适,发力时脚踝保持中立位,避免过度内翻或外翻;做踮脚练习时,要让身体垂直于地面,防止重心偏移导致关节受力不均。

  (三)坚持训练

  康复训练绝非短期见效的“速成工程”,而是需要耐心与毅力支撑的长期过程。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从肌肉力量的逐步增强,到关节稳定性的重新建立,再到正常活动能力的完全回归,都依赖持续积累。很多人因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改善就轻易放弃,实则错失了关键恢复期。唯有日复一日坚持科学训练,让每一次动作都为功能恢复添砖加瓦,才能逐步摆脱疼痛与不稳,最终让踝关节恢复到理想状态,回归正常生活。

  五、辅助康复的方法

  (一)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作为康复训练的辅助方法。例如,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冷敷可以在急性损伤期减轻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以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以放松肌肉,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二)使用辅助器具

  在康复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来帮助恢复。例如,佩戴护踝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增强脚踝的稳定性;使用鞋垫可以调整脚部的受力分布,减轻脚踝的压力。

  六、总结

  踝关节扭伤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生活质量。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和辅助康复方法,可以重建脚踝的稳定性,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我建议患者在踝关节扭伤后,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坚持训练,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摆脱后遗症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稳定的脚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