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厌食和挑食可能是缺锌在“捣乱”

2025-09-05 09:29:25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中心卫生院 唐凤丹

  “妈妈,我不想吃饭!”“这个菜不好吃,我不要!”如果孩子经常挑食、厌食,甚至出现咬指甲、啃玩具等怪癖,家长先别急着责怪,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孩子缺锌了!

  锌被称为“生命的火花”“智力的源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免疫力、智力发育都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缺锌的表现、原因,以及科学补锌的方法,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一、孩子缺锌的表现

  锌影响人体200多种酶的活性,一旦缺乏,身体就会“闹脾气”。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家长要警惕是否缺锌:

  1.食欲减退:孩子突然变得挑食、厌食,对食物没兴趣,吃饭像“打仗”,总说“不饿”。

  2.异食癖:喜欢咬指甲、啃玩具,甚至吃头发、纸屑、泥土等奇怪的东西。

  3.免疫力下降: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明明穿得不少,却总是生病。

  4.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反应慢,学习时容易分心,可能是缺锌影响神经发育。

  5.生长发育缓慢:比同龄孩子矮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长高长肉都慢。

  6.指甲和舌头异常:指甲长白斑、倒刺,舌头出现“地图舌”(红白相间的花纹)。

  7.视力问题:容易近视、散光,晚上看不清东西(夜视能力差)。

  8.盗汗、虚汗多:睡觉时出汗多,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

  注意:如果孩子同时符合3条以上,建议带去医院检查血锌水平,别盲目补锌!

  二、孩子缺锌的原因

  1.摄入不足

  在饮食结构方面,如果孩子长期素食或者不喜欢吃动物性食物,就很容易缺锌。因为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易于吸收(摄入率约为50%),坚果类食物含锌量也还可以,而其他植物性食物含锌量少,并且谷物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导致锌的损失过多。另外,长期靠胃肠道外营养的小儿,如果没有补锌也会缺锌。

  2.吸收障碍

  多种情况会导致锌吸收障碍。例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谷类食物进食过多、长期纯牛乳喂养等都会妨碍锌的吸收,从而引发小儿锌缺乏症。还有肠病性肢端皮炎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小肠缺乏吸收锌的载体,也会造成锌的严重缺乏。

  3.需要量增加

  对于生长发育速度较快的儿童,或者处于恢复期的营养不良儿,以及手术、外伤后处于恢复期的患儿,他们的机体对锌的需要量增加。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会导致锌缺乏症。

  4.丢失过多

  像反复出血、溶血、长期多汗、大面积烧伤、蛋白尿等患儿,由于锌丢失过多,也容易导致锌缺乏症。

  三、应对缺锌的方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DRIs》,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锌的需求量有所不同,6个月以下为2.0mg/天,6-12月龄为3.5mg/天,1-4岁为4.0mg/天,4-7岁为5.5mg/天。虽然营养补充剂受到家长们的追捧,但是它们在儿童中的健康效应并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研究。所以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通过丰富多样的食物来获得均衡充足的营养。

  1.特殊情况的饮食调整

  对于早产儿发生锌缺乏时,正常母乳喂养通常足以纠正,同时建议哺乳期女性每日膳食锌摄入量应从每天11mg增加到12mg。对于小儿锌缺乏者,应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鱼、瘦肉、禽蛋、牡蛎等。

  2.补锌药物的使用

  当患儿处于某些疾病状态下,无法通过膳食快速、准确扭转锌缺乏时,就需要给予补锌药物治疗。目前WHO急性腹泻病指南和我国儿童锌缺乏症临床防治专家共识中指出,小儿补锌治疗应口服用药,宜选用易溶于水、易吸收、口感较好、成本较低的补锌药物,常用药物为葡萄糖酸锌、硫酸锌、醋酸锌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体重或年龄计算每日的补锌量,总疗程以2-3个月为宜。但要注意避免高剂量补锌,否则会对患儿产生急性毒性,可能会对免疫系统、铁、铜和胆固醇的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孩子有缺锌的表现,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或者在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远离缺锌带来的种种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