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黑便别大意!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呕血和黑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信号,这一情况可轻可重,但绝不能大意,因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出现出血现象,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不管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都可能出现黑便、发热、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其中,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为呕血,而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鲜血便。如果患者出血过快、过多,就会引发休克,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风险极高。
二、急救措施
1.保持冷静与寻求帮助
当发现自己呕吐鲜血或者排出黑便时,患者往往会非常紧张,但这种紧张情绪会加重出血情况。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安静卧床休息。患者或家人应该把情况告知邻居或者单位同事,并且最好有人陪同前往医院就诊,这样可以防止在途中出现意外情况。
2.正确的体位摆放与防窒息措施
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可先平卧,将脚部垫高,头低肢高,与床面成30度角,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如果患者正在呕血,要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同时,要注意给患者保暖。对于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积血,并且尽快与急救人员取得联系。
3.缓解烦躁情绪与止血辅助措施
要是病人情绪烦躁不安,可以让其口服安定类药片,这样能够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出血自行停止。另外,也可以缓慢间断饮用5摄氏度左右的冷饮或冰水,每次100-200毫升。
4.饮食禁忌
出血发生后要停止进食,因为进食可能会加重食道静脉破裂。同时,也不可服用稀盐酸、食醋或者其他助消化药,以免使溃疡加深,导致出血难以止住。更不能对腹部进行热敷,否则会使胃肠充血,加重出血情况。
5.安全转运
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时候,不管是使用急救车还是出租车,都要让病人平卧,防止颠簸,因为颠簸可能会加重休克症状。
三、日常护理要点
1.术后护理
手术部位护理:术后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手术部位不能沾水,所以不能洗澡,可以使用湿毛巾避开手术部位擦澡。同时,要仔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液或者渗血现象。手术切口换药不需要过于频繁,一般间隔3天即可。
2.用药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如果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且难以忍受时,要及时就医。
3.定期复查
术后应该按照手术医师或者主治医师的要求定期复查,具体的复查项目包括原发病相关检查、凝血功能相关检查等。
4.饮食方面
普通患者: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禁烟禁酒,要少食辛辣食品,禁止饮用咖啡、浓茶,避免食用过黏的食品。可以多吃菠菜、动物肝脏等能够补充铁剂的食物,这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
手术患者:术后1天要严格禁食,通过静脉滴注补充营养。术后第2天起,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流食,如米汤、豆浆等。术后第3天起,可以给患者吃半流食,如牛奶泡面包、粥等。当患者正常排气后,就可以正常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菜心、番茄等。
5.运动方面
手术患者:术后第1天需要卧床休息,避免下床走动。术后1-3天可以下床,在床边适当活动,可由家属搀扶在病房里走动,这有助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恢复。如果患者术后体力恢复较差,不能下床运动,也可以在床上做肢体伸展运动和翻身动作,防止发生褥疮等情况。出院后建议保持运动习惯,每周运动3次,每次30-45分钟,可以选择太极拳、慢跑、游泳等活动。
非手术患者:日常应该加强锻炼,每周运动3次,每次30-45分钟,推荐太极拳、慢跑、游泳等活动。
6.生活管理
要注意饮食健康、规律,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避免精神紧张,正确对待疾病。
了解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日常护理要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和康复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