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蝴蝶效应”:老年科护士的防摔预案在细节里
在老年科的日常工作中,护士们时刻紧绷着一根弦——预防老人跌倒。别小看这一摔,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就像蝴蝶扇动翅膀,能在老人的健康状况上掀起巨大风暴。
一、跌倒的“蝴蝶效应”危害多严重
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从前,骨质也松了。这时候要是摔一跤,骨头特容易断,尤其是髋骨摔断了,麻烦最大。不少老人因此走不了路,躺久了还会引发肺炎、血栓,严重的话连命都保不住。就算没断骨头,蹭伤、磕到头也疼得厉害,心里还发怵,不敢动弹,日子过得没滋味。
二、防摔预案从环境细节入手
1.病房布局巧规划
老年科护士把病房打理得干干净净,过道也留得敞亮。轮椅、助行器这些常用物件,就放在老人手边,怕他们着急拿时站不稳摔着。连水杯都卡在床边桌的杯托里,方便拿取还不容易碰倒。
2.地面防滑有妙招
卫生间、走廊容易让人摔跤。护士总催保洁擦净水,铺了防滑垫,常看看滑不滑,磨坏了不防滑,立刻找人换。还贴着“小心地滑”字样,反复提醒老人们当心脚下。
3.光线充足很关键
老人家眼神本就弱,光线暗了更看不清路。护士们都细心调着病房的灯,亮度刚好,不晃眼也没黑影。夜里再开个小夜灯,光淡淡的不扎眼,老人起夜能看见,也不耽误睡觉,床边、去厕所的路上都安置着,位置很讲究。
三、个性化护理藏着防跌秘诀
1.风险评估很重要
老人住进医院,护士头一件事就是留意他们会不会摔着。先瞧瞧身体状况,如站得稳不稳、走路晃不晃,眼神和听力怎么样;再问问得过啥病,如帕金森、糖尿病这些影响身体的;还得看看吃的药,有些降压、降糖或安神的,可能让人头晕、没力气。综合这些情况,判断摔的风险高低。风险高的,就多上点心,常去看看,留意着他们的动静。
2.身体锻炼强体质
护士会照着老人的身体情况,教他们做些合适的锻炼,好让肌肉有力、平衡更好。如在床边坐着,腿垂下来,反复站起坐下;在安全地方慢慢走,走远点。身体还行的,就试试太极、八段锦,动作慢柔,能帮着协调身体。
3.心理支持不可少
不少老人以前摔过或者身子弱,就怕动,不敢随便走。可老不动,身子更差,反倒更容易摔。护士会慢慢跟老人聊,听他们说说发愁的事儿,讲讲别人怎么没摔着的例子,让他们别害怕,好好配合照顾,还教他们怎么用好助行器、拐杖,这样动起来也稳当些。
四、健康教育让防跌成习惯
1.知识普及进病房
护士常到病房给老人和家属说防摔的事儿,说得都挺明白。就如起床,得慢慢来:醒了先在床上躺一分钟,适应适应;再坐一分钟,让头不晕;站一分钟觉得稳当了,再挪步走,这样不容易摔。
2.日常提醒不间断
护士日常总提醒老人穿合身衣鞋,别让裤脚拖太长、拖鞋不跟脚。老人外出检查或活动,会先讲注意点,帮着安排陪同的,保证路上安全。
老年科的护士们,靠着细致的防摔办法,从环境、护理、宣教这些方面下功夫,就想给老人们撑起一张安全网,少让跌倒惹出连锁麻烦,好让他们在医院里安心养病,住得踏实又舒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