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管血,抓住“生命腺”的早期警报 ——中老年男性必知的PSA筛查
前列腺癌已成为中老年男性健康的“沉默杀手”,在我国发病率快速上升,超过50%的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项简单、便捷、几乎无痛的PSA血液筛查,是早期揪出这个“杀手”的关键武器。早发现,治疗效果天壤之别!
一、悄然逼近的威胁:前列腺癌现状堪忧
发病率增长:随着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及诊断水平提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晚期比例高。与欧美广泛开展PSA筛查相比,我国患者多数发现晚——欧美80%患者在早期被发现,5年生存率近100%;而我国多数确诊时已属中晚期,生存率显著降低。
隐匿性强:早期常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排尿困难(如尿线细、不尽、等待)、夜尿增多、骨痛或血尿时,多已非早期。
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PSA筛查正是早期发现的重要工具。
二、PSA筛查:简单抽血,守护健康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当前列腺发生病变(如炎症、增生或癌症)时,血液PSA水平常升高。
筛查方法简便:只需在社区中心、体检机构或门诊抽少量血(2-3毫升),过程仅几分钟,几乎无痛。注意检查前48小时应避免直肠指检、前列腺超声、骑车、性生活及急性炎症期。
PSA核心价值:早发现。可于无症状早期提示风险,为治疗赢得时间;PSA升高是重要警示(虽也可能因良性疾病引起),持续显著升高需警惕;是决定是否进一步行直肠指检、MRI或穿刺活检的依据。
需注意:PSA筛查并非确诊(确诊需活检),但是有效的早期预警手段。
三、看懂PSA结果
通常:PSA<4ng/mL属正常参考范围(结合年龄判断);PSA4-10ng/mL为“灰区”,患癌风险约25%,需结合fPSA、F/T、前列腺密度、PSA变化速度等综合评估;PSA>10ng/mL时风险超50%,务必进一步检查。
四、筛查后异常处理
PSA正常(<4ng/mL):无高危因素可1-2年复查,有则建议每年复查。
PSA处于灰区(4-10ng/mL):医生综合评估后,低风险可3-6个月复查,中高风险推荐前列腺MRI,发现可疑病灶常需穿刺活检确诊。
PSA显著升高(>10ng/mL)或指检有结节:通常需穿刺活检,此为确诊“金标准”。
五、早筛早治,效果差异显著
早期(肿瘤局限):可治愈,根治手术或放疗后10年生存率超90%,生活质量高。局部晚期:常联合手术/放疗与内分泌治疗,难以治愈,重在控制疾病进展。晚期(转移):治疗复杂,需综合治疗(内分泌、化疗、靶向等),目标为控病、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难治愈。
早期发现疗效极佳,晚期则预后差。PSA筛查核心价值是将诊断提早到可治愈阶段。
六、专家建议筛查人群与时间
一般人群(无高危因素):中国专家共识推荐:50岁以上男性,至少做一次PSA基线筛查!部分专家建议(尤其大城市),45岁以上男性即可考虑开始筛查,请咨询医生。高危人群(需更早、更勤筛查):父亲或兄弟患前列腺癌,建议40岁开始筛查!携带BRCA基因突变(尤其BRCA2),建议40岁开始筛查!筛查频率:PSA<1ng/ml可2年一次,1-4ng/ml需每年一次,灰区或近临界值应缩短间隔(如3-6个月),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即使没有任何不舒服!只要到了建议年龄或有高危因素,就应主动去做PSA筛查!早期癌往往“静悄悄”,别等有症状才后悔!面对前列腺癌,等待症状出现是下策。PSA筛查——这简单的一管血,是早期发现、良好预后的最强保障!它能撕破“沉默杀手”的伪装,为您或您关心的他(父亲、丈夫、兄弟)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更高的生存质量。
行动起来:为了健康与未来,请将PSA筛查列入您的健康清单!50岁(或45岁/高危者4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们,主动咨询医生,抽这一管意义重大的血吧!它承载的是早期发现的希望,是有效治疗的基石,更是长久安康的坚实守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