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乳腺超声vs钼靶:肿瘤筛查选哪个?

2025-09-12 10:12:46 株洲北雅医院 李琳琪

  在乳腺肿瘤筛查中,乳腺超声和钼靶是最常用的两种检查方式。很多人面对这两项检查时都会困惑:到底该选哪一个?其实,两者各有优势,没有绝对的“更好”,关键要结合自身乳腺类型和具体情况来选择。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两种检查,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

  一、先搞懂:两种检查的原理与核心优势

  (一)乳腺超声:靠“声波”探路的“全能选手”

  乳腺超声的检查原理类似蝙蝠的回声定位,通过发射高频超声波穿透乳腺组织,超声波遇到不同组织(如腺体、脂肪、肿块)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射信号,仪器接收这些信号后转化为实时图像,医生通过图像判断乳腺是否存在异常。

  其核心优势显著:一是无辐射,采用声波技术,对身体无放射性伤害,备孕、怀孕、哺乳期女性及需频繁复查者均可放心选择;二是分辨力强,擅长识别软组织,能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对判断肿块是囊性(多良性)还是实性(需警惕恶性)准确率高;三是适用范围广,不受乳腺大小、年龄限制,还可同时检查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不过,超声检查对医生操作经验和读片水平依赖度较高。

  (二)钼靶:用“X线”成像的“钙化侦察兵”

  钼靶全称乳腺X线摄影检查,利用低剂量X射线穿透乳腺,因乳腺内不同组织对X射线吸收程度不同,形成黑白对比影像。其中,脂肪组织吸收X射线少,呈黑色;腺体和肿块吸收多,呈白色。

  钼靶最大优势是精准发现钙化灶。很多早期乳腺癌(如导管原位癌)在肿块形成前会出现微小钙化点,超声难发现但钼靶可清晰捕捉,实现早期预警。此外,钼靶操作简单、费用较低,能对双侧乳腺整体评估,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但钼靶有轻微辐射,不建议短期内频繁进行;且乳腺组织较致密者,腺体和肿块影像易重叠,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

  二、选对关键:根据乳腺类型精准匹配

  乳腺类型主要分为致密型和疏松型(脂肪型),二者组织结构不同,对两种检查的敏感性也不同,筛查选择需“因人而异”。

  (一)致密型乳腺:优先选超声,必要时联合钼靶

  致密型乳腺的特点是乳腺腺体组织多、脂肪组织少,常见于年轻女性(40岁以下)、未生育或生育后未哺乳的女性。由于腺体组织和肿块在钼靶上都呈白色,容易相互遮挡,导致钼靶难以分辨肿块或钙化点,漏诊风险较高。

  而超声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强,能穿透致密的腺体,清晰显示是否存在肿块、肿块的性质以及血流情况,因此致密型乳腺人群筛查应优先选择超声。如果超声发现异常(如可疑肿块、边界不清等),或者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家族史、既往乳腺疾病史等),建议进一步联合钼靶检查,通过两种检查的互补,提高诊断准确性。

  (二)疏松型(脂肪型)乳腺:首选钼靶,超声辅助确认

  疏松型乳腺的特点是脂肪组织多、腺体组织少,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50岁以上)、绝经后的女性。这类乳腺组织在钼靶上对比鲜明,脂肪组织的黑色背景能让白色的肿块和钙化点更加突出,钼靶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早期微小钙化的发现能力,能有效排查早期乳腺癌。

  因此,疏松型乳腺人群筛查首选钼靶。如果钼靶发现可疑肿块,但难以判断其性质(如囊性还是实性),可以再通过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以便明确诊断。

  三、额外提醒:特殊情况的筛查建议

  除了根据乳腺类型选择,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无论乳腺类型如何,建议从3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超声联合钼靶的筛查;二是哺乳期、孕期女性,由于钼靶有辐射,且哺乳期乳腺组织充血水肿,钼靶诊断准确性下降,因此建议仅选择超声筛查;三是40-49岁女性,若乳腺类型不明确,可先进行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做钼靶;四是50岁以上女性,无论乳腺类型,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钼靶筛查。

  乳腺超声和钼靶没有“谁更好”,只有“谁更适合”。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乳腺类型、年龄、风险等级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乳腺健康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