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别慌!教你识别早期信号与急救护理
产后大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虽然听起来让人害怕,但只要掌握早期识别方法和急救护理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为产妇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一、产后大出血的早期信号
产后大出血并非毫无预兆,身体会通过一些信号提醒我们。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就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常见原因。正常情况下,产后子宫会持续收缩,就像被揉紧的毛巾一样,通过收缩压迫血管来止血。但如果子宫收缩不好,就会变得软塌塌的,摸起来没有明显的收缩感,轮廓也不清晰。产妇可能会感觉下腹部持续胀痛,就像有东西在肚子里搅动一样。这是因为子宫无法有效收缩,导致血管不能闭合,血液就会不断流出。
阴道出血量异常增多也是一个重要信号。产后会有一定量的出血,这是正常的恶露排出过程。但如果出血量明显超过平时月经量,或者短时间内大量涌出鲜血,那就要警惕了。血液的颜色和性状也可能发生变化,正常恶露颜色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浅,从血性变为浆液性、白色。如果产后短时间内恶露颜色持续鲜红,质地稀薄,像稀释后的果汁一样,而且血液凝固性差,这也可能是大出血的征兆。
除了出血相关的信号,产妇的身体还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由于大量失血,身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产妇就会感到头晕、心慌、乏力。部分产妇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精神状态改变,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变化。
生命体征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细微变化。血压可能会早期隐匿性下降,心率则会代偿性增快,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钟,大出血前可能会超过100次/分钟,这是心脏为了维持足够的供血而加快跳动。如果存在感染因素诱发的产后大出血,产妇还可能出现低热甚至高热,体温超过37.3℃。
二、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一旦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早期信号,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尽快呼叫医疗团队。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为产妇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保持气道通畅是急救的关键一步。让产妇平躺,将她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气道,导致窒息。如果产妇出现呼吸急促、困难或者意识模糊的情况,要立即清除她口腔内的分泌物、假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建立静脉通道也非常重要。尽快为产妇开通两条以上大静脉通路,首选肘正中静脉或颈内静脉。可以快速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这些液体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防止产妇出现休克。在输注液体时,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反应,如果她感觉不适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要立即停止输注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物品,因为大量失血会导致产妇贫血,需要输血来补充血液成分。
按摩子宫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的有效方法。一只手放在产妇的耻骨联合上方,固定住子宫,另一只手轻柔而有节奏地按摩子宫底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子宫。在按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出血量及子宫硬度的变化。如果按摩后出血量减少,子宫逐渐变硬,说明按摩有效;如果按摩效果不佳,出血仍然很多,就要及时采取其他措施。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尽量让产妇保持安静,避免她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和产妇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分散她的注意力,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同时,要安慰产妇,让她知道医护人员很快就会到来,给她信心和安全感。
医护人员到达后,会进行更专业的救治。他们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使用缩宫素、前列腺素等药物来增强子宫收缩,促进止血。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会采取宫腔填塞、子宫压迫缝合、血管结扎等手术方法止血。对于病情特别严重、其他方法都无法止血的产妇,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生命。
总之,产后大出血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早期信号,掌握急救护理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希望每一位产妇都能顺利度过分娩这个特殊时期,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